第382页(1 / 2)

我在三国说评书 离机 1048 字 8个月前

“姚卿请起。”

    姚珞微微抬起头,看着刘协和他旁边躬着腰的老太监微微垂眸,郑重行完整个礼节才站起,依旧低着头声音柔和:“珞拜见陛下,不知您今日召珞前来,又有何要事?”

    一开始终究是不能太明显的,刘协和姚珞都心知肚明。他们需要维护面上的和平,却又必须针锋相对,看谁才能占据上风。

    “朕想问你有关经义上的一些事情罢了。”

    刘协微微犹豫了下,最后却还是对着旁边的人挥手:“给姚卿赐座,你们都退下吧。”

    “是。”

    姚珞看着眼前似乎开始有些犹豫的少年皇帝也没有任何波动,依旧保持着笑容无比感激地“谢恩”后坐下,脸上柔和的微笑让刘协突然有种想要把她面具扯下来的冲动。

    不行,现在还不是时候。他已经忍耐过很多次,也不差这么一回。

    “听闻姚卿为郑师弟子,想必在经义上定有所长。”

    “陛下此言差矣。”

    听到刘协这句话姚珞微微挑了挑眉,看到他似乎惊讶的模样笑着欠了欠身:“并不是这样,其实真的要说,我并非老爷子的弟子。”

    “可姚卿身份,郑师可是认的。”

    “我身上并无郑师弟子令牌,已经送给师弟,那么这块令牌就不是我的了。”

    姚珞看着刘协惊讶又不以为然的模样抬起手,很是郑重地对他行了一礼:“珞自有师承,然师承不便告知,还望陛下海涵。”

    “那你可以说点线索,让朕来猜猜看?”

    听到这里刘协本来不好奇的都有些好奇,看着姚珞仿佛很是探究。姚珞似乎是思考了一下,最后还是点头:“如果说陛下一定要知道的话,那就是‘梁’。”

    梁?

    哪个“梁”?是“良”还是“凉”还是“梁”?

    同音字实在是有些太多,反而让刘协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他身后并不引人注目的老太监却微微抬起头,看向姚珞的方向又垂下了目光。

    看姚珞如此坦然的样子刘协不好再追问,简单问了几个有关《熹平经注》的问题想要糊弄过去,却没想到姚珞仿佛是真的十分“好为人师”,随手还拿了不少实例来给自己讲解。她的讲述活泼俏皮,严谨又不失幽默,居然还真的让刘协给听住了。

    等到姚珞的讲述微微告一个段落刘协才反应过来,想到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愈发没了底。但是他既然已经把人给喊来了,那么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