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页(1 / 2)

六零重组家庭 骊偃 1038 字 6个月前

“婶子,怎么时候去啊?”

    “后天,”苏梅道,“正好是星期天,可以带上小黑蛋。”

    “苏姨,”赵瑾道,“我能去吗?”

    “放心吧,找到哪也不能缺了你啊。”苏梅说罢,看着苏三哥道,“那天就麻烦三哥你背他了。”

    “你好像把我漏了。”赵恪夹了块鱼腹上的嫩肉放她碗里。

    “你不上班?”

    “可以调休。”

    “那赵团长就负责拎包吧。”

    ……

    知道要去海岛玩,一家人都有激动。凌晨三点多,除了还在睡的小瑜儿,就连小黑蛋都在苏梅起床饭时,一骨碌爬了起来。

    苏梅熬粥贴了饼子,一家人吃完饭出门也才四点。

    赵恪提前借了辆八人座的吉普,走大路,绕远了些。

    路上无聊,赵恪顺便讲了下海岛的发展史。

    55年7月,面对困难的经济形式,亟待需要恢复的生产,上面提出了大力发展国营农场耕地面积。

    为此,军垦官兵、支边青年和知识青年纷纷向垦荒地聚集了起来。

    随后,□□花城地委发出了“建设海岛”的号召,得到了青年们的热烈响应。

    55年8日,第一批青年志愿垦荒队员登上了海岛。

    他们分别有高中、初中毕业生,在校学生和社会青年,最大的30多岁已经结婚生子,最小的14、5岁,还在读初中。

    第一年他们就在严重缺乏生产经验和台风袭击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超强完成了农作物的冬种,并养起了猪、羊和骡子。

    来年春季,垦荒队收获了红薯10万多公斤、土豆4万多公斤,各式蔬菜3万多公斤。

    第二年他们投资建造了五条渔船,组织了一支100多名队员的捕捞队。畜牧队也加大了猪、羊、骡子的数量,并另添了1000多只鸭子和100多头牛。

    与之同时他们也迎来了第二批垦荒队员。

    在苦战了一年,又拼命节省开支的情况下,他们于同年年底,建造了两艘机帆船,让渔业迈进了机械化。

    去年他们为了发展工业,派了垦荒队队员到各地学习技术,回来后自行研制设备,办起了乳品、水产品加工厂和砖瓦厂等。

    今年开春,听说岛上垦荒队原来居住的草棚子,已被砖瓦房取代了。同时,岛上也建起邮电所、供销社、小学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