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页(2 / 2)

医女的药膳房八零 柚苏 1040 字 11个月前

    走遍大江南北,哪里有用纯鸡蛋和面的?而且做好的面条还得再下油锅炸!

    光这两样,和那只放一点点肉丝的面条相比就不知道多费多少功夫。

    可宁欣并不这么想。

    首先,她想要做出个口碑出来。

    这三鲜伊面是宁父创建出来的,可很明显,在他在世的时候并没有打响名号。

    不然冷慧也不可能拿着菜谱也没有注意到。

    而且她来到这个时代这么久了,不说外人,连宁奕都没有听说过这个面。

    想也明白,要么是宁父还没有来得及实验成功,饭馆就被合营了,要么这面是他后来琢磨出来,还没有来得及开餐馆,然后人就出事了。

    不管是哪种原因,对于宁父来说,都是一个遗憾。

    如今,宁欣既然做了人家的女儿,还接手了人家的家产和菜谱,就有义务也必须把宁父的招牌重新立起来,把老人家未尽的心愿达成!

    和这个相比,赚钱多少不重要。

    薄利多销,为宁家重新打响名号才是最根本。

    另外,宁欣即便再不愿意挑战,可冷慧的做法确实恶心着她了。

    她就是想让那个女人吃个瘪!

    既然想战,就别暗戳戳的,大家光明正大的来!

    既然都是用宁父的菜谱,都是卖宁家的特色,那就比比,看最后到底是谁卖得好!

    宁欣就是想以最快速度让那个女人明白——天下的便宜没可能都让她一个人占尽!

    虽然心里憋着一口气,可宁欣的定价也不是胡乱定的,必然不存在赔本赚吆喝这种情况。

    虽然按照现在的核算方法,四毛钱一碗的价格看上去似乎没有太多钱赚,可实际上除了鸡蛋花点钱,这面其他地方花的钱并不多。

    说是三鲜,其实全是素菜,靠的是味道撑底儿,本身的菜码并没有很贵。

    熬的高汤,也就是先期打底的时候贵一点,后期维护并花不了太多钱。

    而且等药膳房开业了,每天熬煮高汤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到那时候凉茶铺这边就不用专门熬制了。

    这伊面她可并不准备只在凉茶铺做,这里只是试试水。

    等药膳房开业以后,她要将这面,还有宁父菜谱中其他的精华全部变成店里的主打。

    毕竟他们都姓“宁”,而没有谁姓“冷”,饭店的名字也都叫“宁记”。

    冷慧做了一夜的梦,梦里都是冷英的哭闹和尖叫声,搞得她一宿都没睡好,早早的就醒了。

    她在床上坐了半天才慢吞吞的下了床,刷牙洗脸的时候还有点心不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