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页(1 / 2)

南宋第一卧底(下) 龙渊 1032 字 6个月前

至于通州一系的官员,按照元首沈墨所说,也一样要通过考试才能当上官员。只有他们具备了一个岗位应有的水平和素质,他们才会被任免成为这个岗位上的领导。

    在这段话后面,沈墨笑着说道:“在大宋在朝廷中难免有一些这样的官儿:他们没事就去和自己的上官拉关系、处感情、到处勾连同窗同门、四处诗酒唱和。”

    “这些人只要舍得花钱,再有些文字上的才华,名声就会渐渐响亮起来。随后在官场上就会获得提拔。可是真要说起做事,他们却往往连自己所负责的政务都搞不清楚。”

    “要么这些人的公务就是由幕僚代为处置,要么他们就干脆任命一个信得过的手下替他签字用印。以至于有好多人甚至长年累月都不到衙门去办公。”

    像是这样的人,一辈子也别想在新朝廷里担任官员!

    除此之外,每一位官员所在的衙门有没有贪渎事件,账目跟实际是不是符合,还有他们在任职期间到底做了多少有用的事,这都是考核的内容。

    按照元首沈墨所说,通常在一个衙门里,真正干活的只有其中两成的人,而另外的八成人都在混日子。

    而他所要建立的新朝廷则是廉洁高效,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尸位素餐,做一个薪水小偷。

    随即沈墨还向张天如感慨地谈到了之前,旧朝廷的官员制度。

    在唐朝时,有许多所谓的名士为了当上高官,特意到长安不远的终南山里去隐居。他们的目的就是宣扬自己品行高洁,一心作学问。

    结果在这其中果然有不少人声名鹊起,被朝廷征召为官。

    由此甚至产生了“终南捷径”这个成语,意思就是一个人想做官的话,先上终南山去隐居,博得一个好名声才是最快的捷径。

    当元首说到这里时,他感慨道:“像这样的人不管他品行如何,首先他从深山里来到官场上,能不能正确娴熟地处理政务,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更何况醉心于学问的人,未必能为百姓做成一件好事。而那些沽名钓誉、一心只想博取名声再踏上仕途的人,在职业操守上更是让人不得不担忧。”

    所以元首在遴选官员的时候,首先就要看他的能力是否合格,其次就是看他有没有把心思全都扑在政务上。

    至于名声和学问,只对于官员个体有意义,放在工作中却是全无用处,所以在官员的合格考试中根本不予考虑。

    ……

    这又是一个新极其新颖的说法,很多人听报纸上说到这里的时候,想起那些今天上南山看雪,明天到北园吟诗的官员,立刻就是大摇其头。

    大家心里都想着,若是按照元首所说,经过这样考试选出来的官员,或许真的是挺能干的吧?

    而这时那些书生们,有的陷入了沉思之中,想着在今后经世治民之才,恐怕是要比诗词歌赋之才更有用一些了。有的则是心中对沈墨组建朝廷的想法,暗自有些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