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页(1 / 2)

说到这里,顾立春微微顿了一下,开始转折,语气从娓娓道来变得略为昂扬:“直到我来到了红河农场,我的生命才掀开了新的篇章 。原来,我的一切过往,皆是序章 。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成为红河农场的临时工,之后调到猪场当工人最后再到农牧科当干事。

    九个多月的时间,我在朱书记和邓场长的指导下,在后勤科和农牧科同志的帮助下,系统地阅读了领袖著作和马列主义作品,伟人们的思想武装了我贫瘠的头脑,我的认知得到了提高,思想得到了升华,我的世观观、人生观得到了改造。

    在红河农场的大家庭里,我感受了温暖;在党的怀抱里,我的心变得火热;”掌声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比刚才热烈多了。

    顾立春等掌声停下,再接着说下去:“伟大领袖曾说过,‘我们年轻人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做为一个年轻人,我心中无比渴望能为农场为国家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我联系身边的实际情况,发现我所在的五分场目前困难重重,因为是新建的农场,各项设施还跟不上,大量土地沙化抛荒,做为贫下中农出身的我,认为土地是命根子,怎能这样浪费?我苦思冥想,试着去寻找难题的答案。恰好,我们五分场的邓场长从疆省带来了关于苜蓿的资料……”

    “……邓场和朱书记他们制路线,定方针,抓革命,促生产。他们心不离群众,身不离劳动;他们还教导我们五场职工,要领会上级精神,要我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能‘花钱要上报,缺物向上要,不能躺在国家的怀里,一味地‘等、靠、要’;我们五场全体职工积极性空前高涨,我们发扬硬骨头革命精神,大干苦干,‘宁愿自己动手,不愿意向上伸手’;我们‘比学赶帮,力争上游,互相鼓舞,干劲十足’。

    我们排除万难,数次试验。终于,我们的苜蓿试种成功。今年四月收获了第一批苜蓿,五月收获第二批,六月第三秕,为农场创下收益,并把苜蓿卖到了省城和京城。”掌声再次热烈地响起来,尤其是五场的职工和家属,激动得差点站起来鼓掌。台下的领导们也不由得多看了顾立春一眼。

    “……这次麦收计划能够顺利实施,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我们职工不论职位大小,都心系农场,把农场当成自己的家,遇到问题及时上报;第二,是我们五场有两个好领导。邓场长有魄力有决心,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朱书记牢牢把握住大方向,使五场这艘新船不偏航。两位领导倾心合作、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共同完成了五场的革命目标;

    第三,我们五场的广大职工也是全力配合领导,他们‘两眼一睁,干到熄灯’。抢收最关键的时刻,早晨天不亮就高唱《东方红》开工,晚上在地头扯上电灯继续赶工。下工铃响了数遍,都装听不见,吃饭要用大喇叭喊。从他们身上,我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他们才是社会主义农业坚定的基石。”

    暴风雨般的掌声响彻全场,这些“基石们”用力地鼓掌,还有人喝彩欢呼。

    顾立春觉得差不多了,便用一段话呼应题目,来个充满力量的结尾。

    “做为革命事业接、班人,我跟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战斗在这广阔天地。

    我坚信:‘广阔天地,大有所为,坚持农业,就是胜利。’

    ‘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我们的社会主义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

    掌声,雷鸣般的掌声响了起来。现场的气氛十分热烈。

    朱书记在前台把手掌都拍红了,笑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