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页(2 / 2)

    既知秦皇东海寻仙不得,那么反向就是向西,寻找西部神山。

    当然,本质上都是为了长生不老之术。派张骞寻找昆仑的汉武帝,据说有着秦始皇一样的想法。历史辗转这么多年,这个想法时至今日都没有断绝,仍会在必要的时刻在人类脑中复苏,如同某种设置好的开关。

    不过张骞找到了昆仑山,上面有没有神,却是肉眼可以判断的。其他人自己去应该也会认为,上面并没有神异。

    所以这算是找到了?还是没找到呢?有没有可能,那座山并不是昆仑山,其实是张冠李戴,认错山了呢。

    因为,对比《山海经》另外一段描述,怎么看也不是一座山。

    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

    光看这段文字,这是描述山的文字吗?单纯从这段文字看,我们脑中出现的画面应是什么样的?

    此外,为什么要强调五、九这个数字,为什么是九井、九门?有什么讲究吗?

    先是大的山体形象描述,然后落到山上具体的木禾,再就是山体周围的九门明兽,最后落到的最重点的百神,这是什么空间顺序,是偶然如此,还是特意这么写的。

    这种写法,究竟是什么意思?

    什么人看见一座山,会这么描述吗?这个人得是经过怎样的观察才能这么描述?

    也许别人不会在意这些描写的细节,更倾向于关注具体的字词,但邢远意外地相当关注这些东西。他会代入作者的思维去想象,去体会文字的真意,更重要的是,他相信文字,即使文字的信息量再少,他也相信文字会告诉他答案。

    这种心思他自己也难以言喻,毕竟理论上,文字是意义符号,是思维生命用以交流表达的符号工具,语言学的第一节 课都会揭露它的任意性,谁都能感觉到它的任性,你若说它存在生命,存在思想,是活的,是神圣的。大概会被人投以微妙的视线。

    但是,邢远却是这么相信的,他总是相信,只要自己投以足够的认真与努力对待文字,文字也会反过来反馈回自己。

    积累到大脑深处的知识,沉淀在心里根处的记忆,绝不会背叛自己。

    在这种奇怪信念的推动之下,他疯狂查找相关知识,在大学期间找到了不少昆仑的说法。他跟张骞一样,的确也是在寻找昆仑,不同的是前辈是在地理上找,而自己是在知识里面找。

    然后找着找着,他突然发现自己像在解谜,《山海经》是一本密码书,每个字都不一定是你所想的那样,可能都别有意味,别有指谓。

    他找过名为《山海经》的地图,可能它是否能对应得上真实的地球呢。

    但是总是会有很多出入的地方,无法牵强附会,那么就只有两个可能,要么是虚构、想象,要么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