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页(2 / 2)

    那是是若干年前,他在担任县令时候遭遇黄巾军的一役。

    那时候兖州刺史还不是曹操,兖州军事尚且疲弱,黄巾军攻城时,他的城镇兵士、器械均都不足,只能死守。

    见状,黄巾军将领也不想白白浪费力量攻城,他们的做法是黄巾军胁迫了若干城郭之间的治下民众逼他开门。

    他要么开门,救下他治下的百姓。

    要么死守城门,眼睁睁看着他们一个个被杀死。

    没有正确的选择,只有错误的选择。

    开门与否,对于一地父母官都是煎熬。

    当时黄巾军对他说的好,他们仅是为了借道,并不会伤害城中百姓。

    但是这位官员坚定的拒绝了。

    他驻守的城池一开,背后就是兖州腹地,黄巾军固然可能会遵守承诺,不杀他城中人,但是其他的人呢?

    他虽为本地父母官,下面的每一个村民都是他的责任,但是他同样也是兖州的官员,庇护兖州人民也是他的责任。

    难道他可以为了保住自己治下的民众,就将无辜的兖州民众送入屠刀之下吗?

    当时他的做法是,他拒绝了黄巾军的要求,并且他在黄巾军每杀一个人的时候,都让他们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

    当时他站在城楼上说:是在下这辈子欠了你们,吾未能护住尔等,吾亦是放弃了尔等。

    吾会牢记尔等的名字,欠你们的,由吾下辈子来还,还不清,就下下辈子还给你们。

    那一日,黄巾军杀了足足七十六个村民,每一个赴死的村民都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也有咒骂他的无作为的,但也有表示不怪他的。

    他背后的守军因气氛过于惨烈,纷纷扭过头去不忍再看,整座城的气氛都哀愤至极,而他却从头看到了尾。

    并且将那些人临死前的样子烙刻在心中。

    直至最后,连黄巾军的兵士都实在不忍再看这一幕,其将领见军心有被影响,最后只得放弃进城,剩下的百来名村民才被释放,这一支黄巾军亦是绕行此处。

    这一战,他守住了,却再也没有勇气上城守兵,他没有勇气再面对一次这样的选择。

    他选择申请了病退,后来在曹操入驻兖州之后,他又被人请了出来,如今便只做了个图书馆的管理人员。

    这个官吏给他们展示了自己的衣袍。

    他的袍子内部,被他的妻绣上了这些人的名字。

    七十六个村民,一人不差。

    这位官员,每天都将这些人的名字穿在了身上,就像是在等着这些人召唤他去赎罪的那一日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