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页(1 / 2)

他已经没办法回忆起这场停留在十年前的实验的太多细节。

    可这时候, 一切毫厘毕现,鲜明如昨。

    他向评委席点头示意, 首席评委——美国国家科学院前院长凯文斯金朝他微笑致意。

    他吸了一口气, 在心中过了一遍操作流程, 然后开始了操作。

    他的操作会持续将近十分钟, 这时候,旁白会念出他之前提交的“个人信息”。

    果然,主持人深情地朗诵道:“蔚迟出生在中国南方的一座城市,他的母亲是一名医生,父亲是一位野外摄影师,他从小就对科研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今天,他来到这里,是想与大家一起揭晓‘另一个世界的自己在做什么’……”

    每一个停顿、每一处转音,都与他记忆中的场景一模一样。

    他看着自己的双手行云流水地操作着,记忆随着身体的行动同步复生。

    他的身体敲下最后一个键。

    大屏幕开始飞速滚动起来,计算机正在茫茫宇宙中检索其他“世界”。

    这个过程会持续四十五分钟——比赛汇报时间的上限。

    他在这个时间会走上演讲台,开始讲解自己的论文、接受答辩。

    台下的中小学生会渐渐发出一点耐不住寂寞的小骚动,但很快会被周围的成年人制止。

    第一个发问的评委会是最右边那位女士,结尾的会是凯文斯金。

    一切如此进行。

    答辩结束后,“世界检索”会停止,他身后的大屏幕上会跳出一行鲜红的“MISS”。

    凯文斯金会发表总结性讲话:“……你有天才般的想法和运算量庞大的实验,即使今天的“观测”不成功,但可能性会一直存在。”

    时间走到了这一刻。

    倒数第二位评委友善地朝蔚迟点点头,又转向主持人:“我问完了,谢谢。”

    凯文斯金站起身。

    “世界检索”结束,大屏幕上的信息流的滚动速度渐渐慢下来。

    凯文斯金开始讲话:“你今天的实验让人耳目一新……”

    屏幕上滚动停止,一行绿色的“CONNECTED”微微闪烁。

    “……你有天才般的想法和运算量庞大的实验,即使今天的“观测”……”

    凯文斯金说到一半卡住了,他双目大睁,嘴巴张成一个“O”形。

    在场所有人都安静了,一切活动停止,像一张静帧影像。

    也许有人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有人不明白,但所有人都被这忽然变化的空气感染了,容纳了上千人的礼堂内一时间落针可闻。

    “……成功了!”大约一分钟后,凯文斯金如梦初醒,叫道,“你成功了!恭喜你!蔚迟!”

    而蔚迟站在演讲台上,心脏如同被冰封一般,整个人感觉到从内部侵袭出来的巨大严寒。

    在看到那行“CONNECTED”的瞬间,一种毫无来由的、冥冥中的寒意席卷了他,仿佛有什么厄运凭空降临到他的头上,他想不清楚,但怕得发抖。

    让他分不清这股寒意是来自于他,还是来自于他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