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页(2 / 2)

    说是带着小公子们,学习农耕之事。

    庄子上房屋,没有像城里那样盖几进院。全是隔开的单独院子,一共四个院子。全都有独立的厨房,房间,接待客人的正厅等等。

    庄头是当地农民,不是昭君家的下人。去年买了一房六口人,住进庄子,监督庄头,还有做事,监管庄子上的一切。

    林家六口人,忙活的热火朝天,另外三座院子,全得里里外外的打扫干净,太太要来,估计王家也会来人,至少老爷子老太太带着孙子孙女们会来。

    林大手脚麻利,在后院里忙活,林大家的带着儿女在家里打扫卫生,林老头赶着四头牛在山上放牛。

    一家人各自忙碌着。

    从京城到安乐庄的路上,一辆马车一辆牛车,载着母子三还有未来两个月要用的物件,慢悠悠的行驶。

    以两个孩子名字命名的庄子,打扫的一尘不染。

    二十里路,再慢也不需要多久。

    上午时分,已经到了庄子上。

    安顿好,已经是午时,用过午饭,昭君小憩一会儿。两个孩子在庄子里游荡过后,自己洗脸洗手完毕爬上炕睡觉。

    一周年还没有过,母子三依然是一身黑色。

    在庄子上,昭君每天上午让孩子们练武,练字,下午去到田间地头,林大多了一个任务,带着两个儿子,还有两位小公子一起做事。

    他做事也做的不安心,时不时的要看看两位小公子做的怎么样,有没有累着。

    劳动教育是有效的,两个孩子,才跟着劳作了一天,就知道辛苦。

    还有半个月的劳作时间,昭君一直鼓励着他们,让他们坚持,四岁半的平乐,就是稍稍做点事,就瘦了不少。

    胖乎乎的小脸蛋,变小了一个圈。

    原身在娘家做女儿的时候,跟着一位村里的老嬷嬷,学过一些字,但也就是认识,勉强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多余的学问,可是一点也不会。

    昭君本人肯定博学多才,只是她不能显露,也就是在家里没事教教自家的两个儿子认字。

    周年以后,要给儿子找先生,平安在之前已经进过私塾启蒙,只是现在不适合出去学习。

    冬夏交替,转瞬就是三年。

    一个月前,孩子们守孝满三年,已经除服。

    一早,用过早饭,送孩子们上学以后。她一个人出门买些东西。

    过些时日,是娘家大侄子成亲的日子。作为姑母,她也要在侄子成亲的第二天早上见新人,置办首饰是一定的。

    东城有家老字号的银楼:盛记。

    韩大根家的陪着昭君,东城的街面上,比南城更加的繁华。来往的人群,川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