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页(2 / 2)

    老太太觉得亚历山大。

    密集的相亲中,还遇到一熟人。

    “是你?”

    “是你?”

    两人都没有想到会是对方。

    赵光明望着眼前的亭亭玉立的姑娘,真不敢相信。三年的变化有这么大吗?

    三年多前,他在西山见过一次,之后再也没有见过。

    “坐下说。”

    公园门口,两人拿着一本相同的书,终于接上了头。

    找了一个偏僻的位置坐下,昭君没有羞涩,说了自己的情况,最后还表示,“最近我相亲挺密集的。

    你要是有什么话,可以直接说。不要觉得是熟人不好意思说。”

    昭君怕赵光明不愿意也不好意思说。

    “没有不好意思,我想以结婚为前提与你相互了解,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还有,你放心,我不会干涉你的工作。婚后你依然可以继续上班,不用随军住到我们山里的家属区。”

    一年前赵光明虽然还在原来的师部,只是调到了别的驻地。团部在京都附近的一座城市的大山里。

    离城里不远不近的,三十来里路。

    离京都两三百里路。

    “我想想,想好联系你。”

    “行,给你联系我的电话号码。”赵光明拿出笔,再拿过昭君手中的书,刷刷的写下能联系到他的电话号码。以及一个能收到信件的地址。

    信不会直接寄到部队,有一个中转站,隔一天会有通讯员去拿一次信。联系也方便。

    昭君也拿过赵光明的书,写下自己单位的电话号码。

    两人彼此不扭捏,是建立在能知根知底的基础上。赵光明虽然不了解眼前的窦昭君,可他听家里的两个弟弟说起过:

    窦大姐手巧,做的饭菜有多香,织的毛衣有多帅气(参照窦昭川穿的毛衣得出的结论)等等。

    时常听到,他多少能了解一点。自家两个弟弟是什么人,赵光明清楚的很。

    看似随和,与谁都能合的来。可挑剔的很,能让他们俩都夸的人,第一条就是人品肯定过关了。

    三年来,两个弟弟没少跟着川子到窦昭君家里蹭吃蹭喝。

    美食能吸引人,但那三个小子都不是善茬,不是东西好吃就能让他们夸奖的。

    有了些粗浅的基础认知,赵光明愿意试着交往处处。

    他总归是要结婚的,而且眼前的窦昭君长的漂亮,符合他的审美观。

    今天第一眼见到,就觉得眼前一亮。比三年多前看到的那一次要漂亮。

    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追的死去活来的追求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