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页(2 / 2)

    “黎公子,怎么了?”

    黎望摆了摆手,当即跟了上去:“没什么,你带路吧。”

    公孙先生正在翻档案,黎望到的时候,他刚好翻出了杨家的户籍记录,却原来,杨氏已故的夫君杨仲康,二十年前也曾是中牟县的县令。

    “公孙先生在找什么,可需要小生帮忙?”

    公孙先生当即道:“那是再好不多了,那边那堆档案里,劳烦知常找找顾清和顾大人的籍贯履历。”

    ……好家伙,这么直白的吗?

    黎望觉得今日来找五爷,就是个错误。

    但这会儿,木已成舟,他只能伸手翻找起来。所幸他的运气还算不错,找的时间不久,就找到了写有顾清和名字的籍贯证明。

    “这顾家,居然只有他一人了啊。”

    公孙先生闻言,却并不惊讶,只道:“此事老夫倒是有些耳闻,包大人与我提过,顾清和当年考科举之时,较之常人倍加努力,又有天赋,包大人惜才,不忍他因家境原因泯然众人,便将他收为学生,悉心教导。”

    倒也是,这会儿文人考科举,确实不是光凭天赋努力就能办成的事,寒门虽也出贵子,但这个年代想要出头,没有贵人帮助,除非真是智多近乎妖,否则能中举,已是大毅力者了。

    黎望继续往下看,并未看出顾清和的履历有任何的问题。

    公孙先生也在一旁阅览,等看完,便将杨家的档案递过去,示意人继续。

    “杨仲康?”黎望有些疑惑道。

    “他是杨兴祖和杨谢祖的父亲,巧合的是,他也曾是中牟县的县令。”公孙先生说完,指着档案的一角道,“但奇怪的是,原始的户籍上,杨家却只有一子。”

    黎望回忆了一番,他仿佛听展昭提过一嘴,那杨家长子是抱养的,故而杨氏偏心小儿子,一直奴役大儿子为小儿子赚钱生活。

    “咦?不对啊,公孙先生请看,这年份若往前推算,并非杨谢祖的年纪啊。”这杨氏如此偏袒小儿子,没道理给大儿子报户口,小儿子却不报啊?

    公孙先生算术没黎望好,但很快一提醒,也算出了数字差。

    他这会儿也糊涂了,这杨家到底哪个儿子是亲生的?

    公孙先生陷入了沉默,黎望见此,便继续翻档案,只是接下来都没有什么重要的讯息,他刚要放下,却看到了杨仲康最后引咎辞职的公文。

    二十余年前,杨仲康的年纪应该还在当官的鼎盛时期,这有家有子的,没道理放着体面的官不当,要去当农夫啊。

    黎望来了兴致,翻找一番,终于找到了理由。

    “哇喔,这案子判得,难怪他连官都没法当了,原来是背上了人命负疚啊。”黎望忍不住惊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