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议搜宫,搜出来了数十个潜藏的赵人,都与姚姬有过来往,这反而成为了姜悟是赵国血脉的证据。
姜悟让暗卫退下,独自接受审判。
到那一刻,殷无执才知道,何为无能为力。
曾经的小圣人,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不管他曾经为了这个国家多么呕心沥血,也不管他有多么勤政爱民,为那么多人做了什么,血脉一条,足以判他死刑。
他看着那素来金尊玉贵的人在鼎沸的骂声中跪了下去,目光扫过一张张怨恨的脸,告诉他们:“不管我是不是赵国血脉,我都没有做过对不起大夏的事情,我没有杀过皇祖母,也没有杀过母后,更没有杀过秋无尘……如果……”
骂声高扬。
他垂下睫毛,殷无执盯着他的嘴唇,看清了他的口型。
“如果……你们愿意给我时间调查清楚。”
没有人听到这句话,也没有人在乎这句话。
他没有再重复。
也许是继续调查就要逆流而行,他可能疲惫了,所以干脆放弃了抵抗。
殷无执甩掉了定南王抓着他的手,冲上审判台,大声说:“给他一点时间,我们一定可以调查清楚,丞相,王爷,武侯……我们应该查清楚,不要中了赵国的奸计。”
但那个时候,没有人在乎真相究竟如何。
夏国急需一个没有任何身份污点的帝王。
所以,他嗓子喊哑了,膝盖跪疼了,头也磕破了,最终又被定南王抓了下去。
姜悟被打进了大牢。
百官决定推举襄王为帝。
赵国打着要救回赵英血脉的旗号,从边境向夏国发起了进攻。
接着,关京城内,赵国人前来救姜悟了。
襄王带兵阻止,与赵澄打了个照面,在得知他是赵国太子之后,因为那双极像的眉眼,更加断定了姜悟是赵人无疑。
那一次殷无执躲在暗处,看着襄王与赵澄交手,趁乱带走了姜悟。
他一直告诉姜悟,事情的真相绝非如此,他相信姜悟有办法证明自己。
一开始,姜悟说:“若真相就是如此呢。”
“真相不会是这样。”那时殷无执也有在派人调查此事,发觉姜悟是赵国人的身份有诸多疑点,所以他敢向姜悟保证。
“若实在查不清楚,你会与我一起遗臭万年。”
“我不怕。”
“我不想连累你。”
“我知道。”
也许是他的坚定打动了姜悟,他答应了。
但夏国依旧彻底乱了,全国都在寻找姜悟的下落,并把殷无执一并归为了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