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颐年也赞同,他母亲基本上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县城,现在有这个机会,也挺好,他们母子俩也能多相处一段时间。
好说歹说,赵母总算是放下心,留了下来。
这边定好了流程,瞿秋离又去楼上了。
楼上现在是专门研究秘色瓷的。
秘色瓷,古人用“姿如圭璧,色如烟岚”来形容它的釉色和器质之美。
可是它正儿八经的失传了,现代专家用了无数方式进行实验,什么温度,天气,泥土,釉体,都无法完全复原秘色瓷。
而现在他们的研究室,秘色瓷小分队,也在进行无数次的尝试与实验。
小分队见瞿秋离来了,都有点不好意思。
现在研究室的大头支出就是他们秘色瓷研究了。
他们没有自己的窑,每次有点新发现,都只能去外面租借,而人家窑厂开窑一次,成本本身就不低,所以他们租用的费用就更不会便宜了。
更别提他们还有各种毛病,提各种要求,烧窑的老师傅都要被他们烦死了。
再加上,他们还要全国各地的去找烧瓷器的各种黏土,反复实验。
这一笔一笔的费用算下来,真的不低。
其实,按照长期作战的准备,自己建个小窑厂比较划算。
但他们实在开不了这个口。
前两年,整个研究室还是在瞿秋离的带领下复原出几件失传的工艺,上交给国家之后,国家会根据工艺的价值,发一笔奖金。
可是这笔奖金,大部分都被瞿秋离奖励给了他们这些参与人员,剩下的一部分用作后续研究。
至于瞿秋离,他们一直都知道,是瞿秋离的个人经济在支撑他们的研究。
而且,说句自己很没用的话,之前的研究,瞿秋离才是研究贡献里的重中之重,可以说没有瞿秋离,仅凭他们自己,根本无法做到。
“这是怎么了?”瞿秋离见他们沉默,与楼下吵吵闹闹的氛围格格不入。
小分队主要负责人站出来,颇为尴尬地说,“最近进展不是特别好。”
他们看到楼下有进展,自己也急的,谁还没有点攀比的心思呢?
“不急,瓷哥,咱们慢慢来,资金方面现在不用担心了,我古玩店那边收入还不错。”瞿秋离能预想到这样的情况。
小分队负责人外号叫瓷哥,这回是男孩子了,因为特别喜欢瓷器,所以才加入了他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