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置可否,这说辞,呵呵,怎么就会这么巧?何况族谱的誊写,本就是林泽宇的差事。若想填补些什么,再请高手做旧来掩饰,也是可以的。这下,从族谱上是难分辨了。
再查看官府的户籍记录,因林清为考举人,已把户籍迁去了蜀地,这其中就容易出现错漏,也是最易做手脚的地方。在官府的户籍册档案上,林明安的户籍既没在林如海名下,也没挂在林清名下。不在林如海名下,可以用送出林明安时,他年龄尚小,林如海还举棋不定,因此还没让他入籍来解释。可林清既然已经过继了林明安,为何不去给他上户籍呢?这就有些说不通了!
可以解释为林如海并未正式出继,也可以是人做了手脚,造成模棱两可的印象。但如果是这样,那做手脚的人态度也是暧昧骑墙,发人深思。
再发文去叙州查问,在这等待的过程中,他们暗中走访了林氏家族的族人们,林如海和林清的友朋同僚们,多方打听当年情形。
族人们虽然对贾母告状的说法很是吃惊,谁家出继还不改族谱户籍,但这么多年前的事了,那印象早已淡漠了。何况,那牵扯到内宅隐秘,林如海本就不肯声张,林清更不想被旁人知道安哥儿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他们俩一拍即合,说通了老族长,悄悄地改了族谱。他们这么做的时候,可没想到多年后,还有这样的官司!
族人们只道,林清与林明安父子情深,他们见到林明安时,他年龄本就幼小,若不是后来林如海出来欲争子,他们再也不会往这方面想的。知道内情的人,也不想声张出来得罪人,因此总而言之,族人们所知不多,难能取证。
林如海当时的同僚们更是不知情,人家也不方便盯着别人家的内宅啊!这条路,也是行不通的!
还有一个地方,或许也可以查问一番。林清在姑苏时,已是秀才身份,有功名的学子归学政管理。姑苏向来文风鼎盛,学政衙门做事比其他部门细致,说不定能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呢?
这时,谁也没注意到,其中一个刑部能吏悄悄地避开了众人,去了姑苏一户人家。另一个,则去了一趟金陵。
叙州有回应了。去查访的人带来了叙州衙门里的户籍档案,上面明晃晃地登记着着林清一家的情况:户主林清,妻是陈氏,儿子林明安,女儿林怡安,清清楚楚。这与姑苏的档案,就出现了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