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面前几位女士你一言我一语一番交谈之后,卡夫卡总算弄懂了情况,他前几日随手捐了二百英镑的事情被《每日趣闻报》所报导出来,大家为了表示支持,都来买他的帽子。
卡夫卡是个精明的商人,他很快弄懂了利害关系,把那句,‘我的店铺还没倒闭’咽回肚子里,他随即换上一副感激的面孔,“女士,您也是一位善良的人,你支持我的生意,就相当于我所捐的钱有一部分是你捐的,我们都帮助了别人。”
几位女士听完后,立马表示要买下橱窗摆放的帽子,她们愿意把钱花在这种良心商铺上面。
跟卡夫卡相同境地的还有不少商人,他们其中不乏做长远打算的人,打听到捐款数目对应的回报之后,心里有了主意。
转天寄秋收到了一堆捐款名单,她把这些交给巴顿,“你去核对一下人员,顺便通知一下希尔夫人,让她决定每家救济院和孤儿院所需钱数。”
她随即找来了弗朗克,“你去带几个人采访一下这些捐款钱数在五百英镑以上的,记得拍照片,写进头版里面。顺序就按照捐款数目来排序。”
“当然,你要让他们知道,妄图诈捐的后果,我不介意让他们身败名裂。”
“好的,海德先生。”弗朗克点头道,他突然想到什么,“我已经在捐款后面写上《每日趣闻报》都会亲自核对捐款名单,其余报纸出问题一概不负责。”
“嗯。”寄秋揉着自己的太阳穴,她会给每一个手下一次信任机会,如果第二次搞砸,虽然她不会把他赶出去,但不会再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们去做。
社会捐款的事件步入正轨,渐渐的不只有商人在捐款,贵族们也开始用钱财换取自己在社会的名望,还有政客们,他们需要民众的支持。
“你真是太令我惊讶了,海德。”埃吉奥放下手中的报纸,上面首页是一位富态的商人,身后站在他的铜像,这是第一个捐款一万英镑的纺织机制作厂老板。
照片上他笑容满面的挽着和他一比一比例的铜像,这件事不仅是《每日趣闻报》的头条,《泰晤士报》、《每日通讯报》等都相继报导了这件事。
“我只是抓住了从众心理罢了,当然这些人一旦出了问题,我可不会为他们清理。”寄秋说道。
“你在陛下那边大出风头,他很欣赏你。”埃吉奥笑着给寄秋泡了一壶茶,“我真没想过你能把这件事做得那么完美。”
“完美后面付出的艰辛也是必不可少的。我需要一个一个安抚那些款项还没到手的院长们,同时还在担心有人偷奸耍滑,甚至还要过滤利用捐款为自己洗刷罪孽的人。”
“我知道,孩子。但这些付出换来了你想要的结果。”埃吉奥微微一笑。
寄秋呼吸一顿,她很快恢复平静,心情变得明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