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页(2 / 2)

    周皎出声问道:“绍儿真想阿父了?”

    孙绍用力地点点头。

    孙夫人无奈,道:“既是如此,也未尝不可,不过去了可要好好听话才是。

    知道吗?回去记得告诉你的母亲,好好为你准备准备才是。”

    孙绍登时眉开眼笑,道:“绍儿知道了。”

    孙策孙绍父子倒还真像,只这胆量便能看得出来,周皎回想了一下自己三岁的时候,恐怕打死都不敢出远门。

    之后周皎又与孙夫人闲聊几句,答应了孙夫人给怀孕的谢诺带些体己东西,这才推拒了孙夫人留她用膳的提议,告辞回家了。

    她走出孙夫人院落时,一女子恰好走进,她看着约摸与孙策年岁相当,容貌端庄秀丽,神色温和,看到周皎时便向她微微躬身行礼,不卑不亢。

    周皎料想她应该就是孙策的妾室、孙绍的母亲王娘了,也向她微微颔首当做还礼,便回了周府。

    周皎与周夫人过了上元节之后便找了一艘回丹阳的船,又将王娘与孙绍跟她一同回丹阳的事情大致交代了一遍,便张罗着出发了。

    孙绍年纪还小,又没有同辈一起玩耍,便黏上了诸葛均,经常喊着他“均哥哥”,诸葛均好说歹说孙绍也不愿意喊他“均叔父”,只能安心地自降辈分。

    正是因此,周皎也与王娘熟了起来。

    王娘单名一个姝字,性情温婉,看着就是一位贤妻良母,虽说看着与谢诺平日里的样子差不多,但周皎与她相处可要轻松多了,也不必担心伤着王姝,相处没多久之后,周皎就直接喊她嫂嫂了。

    毕竟孙策现在忙着打仗,暂时还没什么时间忙着娶老婆,周皎叫王姝一声“嫂嫂”也不算什么大事。

    “原来嫂嫂自幼便跟着伯父学医了啊,难怪我总觉得嫂嫂。

    身上有一种平复人心的气质呢。”

    王姝被她夸的有些不好意思,轻笑道:“只是为父亲抓药罢了,算不得什么学医……也正是因此才结识了将军……”

    “哪里,我可不是胡说的。”

    周皎笑嘻嘻地为王姝倒茶,道:“嫂嫂要见到伯符哥哥必定很开心了。”

    王姝不由攥紧了衣摆,眉宇间似是有些忧虑,道:“我只是识得几个字,只怕去了给将军添麻烦,先前小姑邀我与绍儿同去丹阳,我亦是害怕耽搁将军大事,不敢贸然前来。”

    周皎眨眨眼,道:“嫂嫂放心就是,之前我给伯符哥哥去信,他知道你们要来,高兴还来不及呢。”

    到了丹阳已经是正月月底,周皎踏上久违的土地,不由有些欣喜,轻轻地呼出一口气。

    “练师,拉好均儿与绍儿,别让他们捣蛋。”

    “喏。”

    诸葛均立刻小声反驳道:“我们才没有捣乱呢……”

    孙绍也跟着附和:“就是,我们没有捣乱,阿皎姑母冤枉我们!”

    王姝立刻呵斥道:“绍儿!不许这样和阿皎姑母说话!”

    周皎露出一个笑容,劝道:“绍儿这样活泼一些挺好的,和伯符哥哥像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