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页(2 / 2)

    “施诗来了!”

    陈西琪从休息区的椅子上弹了起来,夏暄和也让她带着走近了些。

    施诗的身形要比前面出场的选手都更高瘦,但不妨碍她是去年奥运会的三米板冠军,只听跳板压下的一道声音,施诗的脚腕迅速送力,跃入空中的瞬间,一种强烈的感觉朝夏暄和冲了过来——

    滞空!

    一周、两周,最后从容打开,入水,这道水花比前面的选手都要小一圈!

    真正在比赛场上与对手相见,才知道她们的实力有多强,如果前面运动员的表演是电视剧,那施诗的这一跳就是电影,经得住放大和放慢,细节太漂亮了。

    陈西琪都忍不住在一旁啧啧称赞。

    分数报了出来,在苛刻的华国裁判手里,她不仅是前面那么多位选手里的第一,还拿到了一个9.0。

    夏暄和觉得许教练说的那句,就当她们是来给你陪练的话,已经压不住她的心跳。

    她一边热身,一边默数着出场顺序,接着是陈西琪和贝塔,瑞雪排在她后面出场,她们三个的主项还是十米台,但三米板的比赛还是要参加。

    伴随一道干脆利落的入水声,夏暄和心里默念的15,到了。

    上板,背身对水,呼吸一落,脚尖压下踏板,微微的一道起伏,是来自踏板的力量,紧接着,力量聚集在了脚腕,向下——

    厚重的踏板朝上反弹,少女顺着东风朝上一跃,在到达最高点的瞬间,完成了一周屈体,腰腹的核心力带动着转向第二周,视线最后看向水池,伸展,入水。

    静谧的深海世界朝她涌来,等她浮出水面时,四周传来了鼓掌声。

    广播响起了分数,70.3。

    “这一跳好棒啊!”

    贝塔点开了平板的录像,递给了夏暄和。

    离施诗还差了一点,她的三米板滞空感太强了。

    夏暄和摸了摸腰腹,不管怎么样,下一跳要绷得更紧。

    第一轮结束,裁判组出了暂时排名,施诗第一,颜姿第二,华清宜第三,夏暄和第四,跟第五的差距只有0.3分。

    第二轮开始,队友都自觉数着出场顺序上跳板。

    经过第一轮的竞技,每个选手的空中动作都基本看得出来,而第二跳的难度就到了用板质量,此时跳板上传来几道响声,是选手在跳板上跃步起跳发出来的。

    夏暄和在陆地上做动作模仿热身,身后不断传来广播报分,三米板跟十米跳台的打分区别很大,在跳台可以出现9.5分和10分,但在三米板上不确定性太大,总是能找到扣分点。

    此时轮到施诗出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反身屈体三周半,难度系数上升,伴随压板的沉声一响,修长的身影迅速起跳,高度空间足够她做三个翻腾,依然是强烈的滞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