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页(2 / 2)

    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交汇期,几乎每个五年内都会有改变世界的发明出现。乔伊凭借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记忆知道,一百年前和一百年后的生活堪称天壤之别。

    这是个剧变的时代。

    比如,她是刚穿来疯狂浏览报纸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原来和巴斯德在一个时代。这位她小时候一直以为姓巴但其实姓巴斯德的先生,居然不过是在十几年前才让生物学和医学的学者们普遍接受了细菌的存在。

    谢天谢地,她刚来的时候已经能喝上经过巴氏消毒法处理的牛奶了。仅仅几年前,大部分的城市居民都还在喝只经过简单过滤处理的生牛奶,简直不可想象。

    而在建筑领域,流动水的重要性也是近些年来才逐渐进入了建筑师的视野——早年建的房子,比如她自己的这幢房子,三楼居然不供应自来水。洗澡还得下到一楼。

    这个问题一定要在改建的时候解决。

    乔伊坐在晃晃悠悠的马车里,在心里细细敲算盘。

    等到电的普及达到可以民用的水准,又是一笔肥得流油的大生意,希望那时她有足够的本金和影响力,可以让巴塞罗那率先普及高效的交通。

    毕竟,一百多年后种花家的基建经验早就告诉她,要想富,先修路。

    “……我们是不是应该升级一下城市基础设施?”

    市议会金碧辉煌的议事大厅里,菲利普执行官皱着眉说,“比如说,休整一下道路,再升级交通。我听说格拉西亚都已经在国内率先修了一条电车轨道,而我们还什么都没有。”

    “巴塞罗那已经很好了!”啤酒肚的中年议长马诺罗气得满脸通红,肥厚的手掌猛地拍在桌面上,震得陶瓷杯子嗡嗡响,“看看我们的街区规划,对角巷大街穿过整整齐齐的纵横街道,多么和谐!多么美妙!这明明是公认的欧洲典范。分明就是那帮法国佬看我们不顺眼!”

    “好了好了,老伙计,消消气。”有人打圆场,“巴黎人这事儿干的不厚道,这是真的。但硬要说我们发展得比巴黎还好,那也未免有点自信过头了。”

    “博览会组委会给的竞争力分析报告拿到了吗?上面怎么说的?”菲利普问道。

    “说巴黎的整体规划都比我们好——都是些虚头巴脑的鬼话。”

    一名瘦高个子的男人翻看着一份回形针别起来的薄薄报告,不屑地撇撇嘴,“鬼扯!什么‘比我们更有准备办好一届世博会’——巴黎都办过一次了,很多场馆都还在,当然比我们更有准备了!”

    “还有这个见鬼的文化底蕴。上次就被他们拿出来说了,还要来第二次?这是在说我们巴塞罗那上千年的历史还比不过他们巴黎十一年间的文化产出吗?简直离谱。”

    “给我看看。”菲利普接过那份差点被人一气之下给撕碎的报告文件,仔仔细细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