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甄家入京见了圣上第二天。又接了荣国府的帖子过去聚了一天,不过甄妃娘娘身边的人也太大胆了一些,甄家的人进宫了,他还敢明目张胆的过来荣国府拿银子。
王夫人自然不想白给,自然是又减了银子的数目,又推脱今年收成不好,荣国府公中账上的银子也不多,反正就是没钱的那个意思。
这才惹出了这么一大场戏来,也算是阴差阳错给荣国府定了一个敬畏皇家,不敢不给的形象,这才打消了端王妃对荣国府的怀疑了。
之后荣国府该怎么做还是要怎么做,贾珠短时间还是要学习的,又是去拜访国子监曾经的先生,跟着一起读书。
剩下空余的时间,王夫人也打发贾珠经常去岳家,贾珠倒是受了一段时间的罪,不过身子倒是结实了不少,王夫人所求的也不过是贾珠身体能健康一些。
因着明年还打算外出求学的缘故,贾珠本想将荣国府国子监监生名额让出来给贾家的其他人。
只不过荣国府还有宁国府这两脉嫡支都没有需要的,其他分支的人里有需要的却也不多,且老太太也不想给庶出的分支。
老太太心想着这国子监监生名额也不需要多有读书天分的,不妨先空个几年的,等琏儿满十二周岁的时候,让贾琏进去读个几年的书,镀一层读书人的光辉,也能顺便结交一下人脉,为将来捐官做准备了。
若不是因为国子监接收的人有年龄限制,老太太都想等宝玉满了六周岁的时候送进去读书呢。
在老太太看来贾珠会读书,作为小机灵的宝玉肯定在读书上也有天赋了。
第167章
在贾珠表示他可以将国子监的名额让出来给贾琏的时候,贾赦是高兴的。“还是侄儿通情达理,想着你弟弟,不像有些人一心只想占着好处。”
很显然贾赦正是在映射贾政做的不地道的,原贾政之后和贾珠谈话得知林如海正给贾政找个有用的人才。
最低期限也是要等着到年底的时候才能送过来,虽然有了人选,但总要考察一下人品怎么样,毕竟若是人品不好,很可能之后会背叛贾政。
到时候他这个举荐的人,就算是作为贾家的女婿,自然也是要在贾政这个舅兄的面前吃挂落的。
贾政得知自己的幕僚有了眉目倒是不怎么着急了,得知贾珠要让名额也不算怎么关心,毕竟贾珠的打算贾政也知道,有老太太还有王夫人在一边给贾珠说好话。
贾政自然是妥协了,既然这个名额在贾珠这里也只能白空着,拿过来给贾琏用也无可厚非,要不是当初贾赦同意贾珠用这个名额去国子监读书,贾珠还没有用这个能力中秀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