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页(1 / 2)

值此关乎大玄国祚安危的时刻,吾等作为朝廷柱石,自当为国分忧!替太上皇排忧解难。

    策立新君虽然是太上皇一言之事,吾等却不能任由太上皇陷入两难之境。

    所以,老夫想请诸位回去之后认真想一想,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写成奏疏,待明日的朝会上与诸位臣工共同商议。

    不然,国朝大政总是吾等自行裁决,或者去询问靖王,终究名不正言不顺。

    诸位以为如何?

    王维仁这番话,可是说到大多数人心中了。

    是啊,要是太上皇拿不定主意,这种天大的事,不正该他们这些臣子为君分忧的么?

    而且,共举新君这样的大事,可不是每一朝都能遇到的,想一想,都能令人心潮澎湃呢!

    试想,皇帝都是他们推举出来的,是多光荣的事?以后当臣子,是不是也轻松多了?

    却也有人道:“只怕有些不妥,太上皇御极多年,一向乾纲独断,我等这样贸然劝进,只怕有触怒龙颜之危……”

    此话一出,有人一想好像有点道理。

    王维仁道:“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行的是端端正正的大道,就算有所危险,我等食国朝俸禄之人,又岂能退缩。

    况且太上皇仁圣,只要我等一心为公,相信他老人家也绝不会因此降怒于我等。”

    “首辅大人言之有理,国不可一日无君!

    就算有些微风险,国朝养士,岂非正当得用于危难之时?

    吾等原听首辅差遣!”

    那人还待说什么,旁边自己的好友却与他打了眼色。

    他只能将心中疑虑退下。

    在王府中商议了良久,大家制定好行事章程,这才尽欢而散。

    兵部侍郎赵悌出了王府之后,忍不住对自己的好友抱怨:

    “济德兄,就以此前的情况来看,太上皇心中最可能的人选,还是靖王爷才是,为何首辅等人却执意视而不见?

    咱们如今贸然劝进,万一要是太上皇心中另有谋划,岂非是取祸之道?”

    好友却是神色平常,他叹道:“你可记得,首辅曾经公然批评过的山东举子,还将其落榜,责令其反省三载?”

    赵悌道:“是有这么一回事,好像是那个妄评朝政的年轻解元才子,叫做顾鼎臣的……”

    “那人,早已被靖王收入府中听用……”

    “额,济德兄的意思?”

    好友继续道:“还有,你可知道,靖王当日带兵平定了二皇子之乱,进城之后第一件事做的什么?”

    “不甚清楚。”

    “靖王深夜造访宗辙府上,以极高的礼遇,请宗辙出府总理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