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页(1 / 2)

“吕不韦现在已经是一头死老虎,早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威风,又能如何?太王太后不必担心。”

    现在的昌平君已经是秦国的丞相,再也不是当年需要华阳太后羽翼庇护的唯唯诺诺的楚国公子了。

    华阳太后感觉到了无力。吕不韦被逐后,楚系势力越发壮大,昌平君府门庭若市,可昌平君却没有看见这繁盛后的危机。

    “赵爽虽然不在朝中任职,可是一任封君,拥三万户食邑,据庸地、南郑地数百里土地,如今又要搞什么商路……在咸阳城中,世族子弟多仰其鼻息,宗室之中不少耆老少壮都与其走得很近,而在军中更不乏其部众。他以时日,赵爽一朝进入朝堂,必将一呼百应,乃是我楚系巨患。”

    说到这里,昌平君俯身拱手。

    “太王太后就算不为臣着想,也该为长公子扶苏着想。趁其还未成巨患,先削弱其势力。”

    昌平君说得头头是道,可华阳太后心中却是微微叹息了一声。

    “可结果呢?你成了么?”

    “这……”

    “你一番举动,不但没有削弱赵爽的势力,更是让他取得了大功。凡是此次跟随杨端和北上的重甲军士兵,虽未人人进爵,可皆赐了一顷地。”

    秦国的二十等军功爵位制,最低一等的公士便是赐地一顷、宅一方和一个仆人。基本上,公士已经可以做到半脱产了,不用整日劳作田野。而到了第四等不更之后,更是可以免充更卒,成为专业的武士。

    不必费心劳作,依靠军功积累财货,然后购买更加精锐的武器和盔甲,乃至于战马与战车。

    秦国靠着基数庞大的中下层军爵士,建立了一支百战之师。而随之而来,这些数量庞大的军功贵族也渐渐聚集了起来。

    而随着这条进爵线路越往上,便越难晋升。中等的爵位尚且有不少人,可是左庶长以上的高爵则数量相当稀少,更不要说顶爵的关内侯与彻侯了。

    正常人想要从第一爵升到顶爵,也只是在理论上。商君当年设计这套制度的时候,为了防止贵族钻空子,也为了不让顶层爵位人数太多,影响到这套制度的运行,而让中高等级的爵位晋升变得艰难无比,有着很多硬性规定。

    基本上,除了某些特殊情况,比如当上丞相自带侯爵,宗室之中德高望重的长者退休的时候会给个虚爵之类的荣誉性赐予,纯靠军功升到满级,几乎不可能。

    当然,也有例外。

    昔年白起为何会死?因为他真的靠军功就能升到满级。

    白起百战百胜,已经赏无可赏了么?事实上,历代秦王,对于高等爵位的授予都相当审慎。白起长时间都是左庶长,就算是最后,也只封了武安君。

    白起不是赏无可赏,而是当年秦昭襄王根本没有把应给白起的给他。

    百年以来,秦国内部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军功贵族势力。

    依靠战功而兴,自然这些军功贵族也会依靠能打胜仗的将军。

    白起长年征战,百战百胜,在这些军功贵族之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与威信。凭战功,早就应该赐侯封国了。

    可若是一朝赐侯封国,这些军功贵族聚拢在他身边,之后何人可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