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姬话语中真假暂且不论,但是的确疑点重重。此事可先放下,我在此暂大胆一句:大统领若是成为了巨子,该当何处?”
“自然是尊奉历代巨子之命,兼爱非攻,不参与列国纷争。”
“恕我不敢苟同。暴秦肆虐,秦王欲吞并天下之心,昭然若揭。此为不义之战,墨家自当阻之。正如祖师当年以一人之躯,力敌强楚百万之师,最终阻止了强横一世的楚王攻宋。此乃大义所在。”
说着,燕丹拱手一礼。
“若大统领效祖师遗芳,我等自当归附,奉大统领为巨子。”
第四百八十章 人和
机关城,中央大厅之中。
看着面前的燕丹,赵爽拱手一礼,回了一声。
“刚才殿下与我说大义,那我试问一句。”
“大统领请说?”
“长平之战后,燕王欲与赵交好,遣国相栗腹入赵献金祝酒,以为盟好。而后栗腹归国,燕王得知赵国国力贫弱,反盟相攻,是否不义?”
燕丹一愣。他不能否认,因为在场许多墨家弟子都出身赵国,尤其是统领张生,更是赵国侠士。
“是!”
“栗腹率军二十万,而攻贫弱之赵,却为廉颇所败,全军覆没。燕王不知其耻,其后十数年,履与秦相交,趁秦赵交战,背攻赵国,是否不义?”
“是!”
燕丹再次回答,只是此时,情绪有些复杂。
“子不能劝父,臣不能谏君。见不义而不能止,思忠事而不能行。是否不义?”
“是!”
赵爽再度拱手一礼。
“天下大旱,各国之民,饿死乃至易子而食者遍地。殿下言秦国暴虐,然郑国渠一成,岁收数百万石。天下各国,唯秦尚有余粮,可抚养弱民,存育遗孤,可为不义?”
燕丹不言,赵爽见之,再度言道。
“自犬戎入侵,周室东移。礼乐崩坏,诸侯相侵。王道不张,霸道见兴。五百余年,岁岁无有宁日。若秦能平定天下,复三王之治,可为不义?”
燕丹眯着眼睛,看向了赵爽,质问着。
“秦虎狼之国。民自生至死,只知耕战,不知礼乐。若秦平定了天下,不能复三王之治,天下反而更加混乱,又当如何?”
“此为后事。”赵爽一言,“兼相爱,非相攻,天下一家,不起兵戈,此乃祖师之大义。”
“说到底,大统领便是站在秦国一方。”
秦舞阳忽然站了出来,大喝一声,阻止了这场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