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页(2 / 2)

    因为这里独特的位置,乃是胡人甚至是赵人南下关中的重要通道。昔年赵武灵王乔装入秦,便是为了考察地势,研究绕过函谷关,从上郡攻入秦国的可能性。

    虽然最后秦昭襄王惊觉,可是再追赵武灵王已经晚了。只不过,因为后来赵国内部的混乱,才没有了后续。

    历代秦王,对于上郡的重要都有着清晰认识。而历代秦国的上郡守,都是猛人,比如白起、樗里疾、司马错……

    赵爽站在长城之上,举目远眺,可见远处胡马飞掠,往来无忌。身后,手持弩的秦兵在长城上巡逻。

    秦国经营上郡百年,一应设施都很完备,不过只是防御为主。

    敌我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让列国的军队很难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反击。

    匈奴一方多为骑军,而列国则是步兵为主。也因此,长城便是敌我双方军势分界线。

    匈奴长于袭扰,来去如风。与列国的战争,大规模的冲突反而很少。

    中小规模的冲突中,列国以步兵、战车为主的军队,若是一一应付,只会疲于奔命。而不应付,则会损失惨重,眼看匈奴一步一步侵入内地。

    若是没有长城,那么列国边境怕是不得安宁。

    长城能够让匈奴的骑军之利降到最低,而最大程度发挥步兵的力量。中、小规模的冲突,一旦匈奴攻击一点,各地的守军可以通过长城迅速集结,切断匈奴的后路,使其不敢深入,保证后方的安全。

    也因此,只要不主动出击,守卫得当,中小规模的冲突,虽无胜,也无败。昔年李牧守卫边境,便是按照这个思路,让胡人数载无利可图。

    憋了好几年,胡人忍不住来了个大的,纵骑十余万,大规模南下侵赵。胡人以为李牧胆怯,舍弃了自己的优势,非要与李牧来大规模集团军混战。

    结果,反而被李牧杀了个干干净净。自此之后,李牧在边境一日,胡人便不敢南下牧马。赵国的边境,安稳了十余年。

    赵爽面对的情形,与当年赵军面对的情势其实差不多。所不同的是,在河南地的匈奴攻击范围更广。但同样的,李牧当年最重要的任务是在边境屯垦、经营,而赵爽则没有这层顾虑。

    在与匈奴的战争之中,列国军队最大利器战车几乎没有作用。比骑军,列国也无法与匈奴相比。

    但秦军有个优点,是匈奴万万不可及的。

    那便是土木工程。

    赵爽正在思虑间,远方那本在奔驰的胡马临近,于关下大喝一声。

    “匈奴大单于的使者欲见秦国汉阳君。”

    赵爽一笑,挥了挥手。

    “让他们进来吧!”

    长城之上,阙楼之间,匈奴的使者见到赵爽,有些意外,行了一礼。

    “大单于的使者稽骨离见过汉阳君。大单于让我前来,是为了向汉阳君要回月狼之裔。大单于说‘若是汉阳君肯交还,那么大匈奴自此与秦国修好,不再南犯’。”

    稽骨离看着赵爽的反应,却见其神色没有多少变化。

    “这个条件也不是不可以。”

    稽骨离面色一变,没有想到这个秦国封君这么好说话。在来之前,稽骨离就受到了头曼的命令,要看看这个击败月氏十余万骑的汉阳君是怎么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