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页(2 / 2)

    显然,那些尚不足以证明索尔·安德鲁犯罪,但另有一处的疑点也对上了。

    “索尔的鞋码是6英码,与大本钟上的半枚鞋印尺寸一致。”

    迈克罗夫特递出了文件,记载了安德鲁一家的基本信息。

    “然而,它也不能算作有利的直接证据,索尔·安德鲁完全能予以否认,假设是其他人爬上了大本钟。明顿先生,您还有什么线索吗?”

    “很遗憾,在假烟制作与扮演驱魔者方面,无法证明索尔·安德鲁的确参与其中。”

    玛丽走访过百货商厦和巫医店铺,没人见过索尔出没。要如何证明默克吸的汞毒烟出自索尔之手?又要如

    何证明鲍尔德遇上的驱魔人是索尔?

    默克可能是私下购买了打折烟,而鲍尔德更不愿暴露被恶灵包围的困境。他们与幕后黑手的接触可能非常隐秘,极有可能不存在第三人在场。

    找不到人证成了无可奈何的现实。

    如今,只能说索尔有作案嫌疑,但也仅仅如此了。

    事实上,索尔没有放弃接触爱莎。

    去年,索尔以要去上学为理由,希望爱莎留在伦敦继续照顾他的妹妹,当时被爱莎拒绝了。

    今年春天,他又给爱莎写信,再度提起了此事,希望爱莎继续担任安德鲁家的家庭教师一职。

    “或许还有立竿见影的好方法——引蛇出洞,只需再出现一位爱莎的追求者就行了。”

    玛丽一本正经地给出建议,“剧本可以很简单。因为侦破鲍尔德坠亡案,明顿先生前往百花镇,对爱莎·凯文一见钟情。令人高兴,那并非单恋。凯文小姐同意立即与他一起去美国结婚。”

    玛丽说得顺理成章,“又是出国又是结婚,凶手不可能按捺得住,肯定会冒头搞刺杀。福尔摩斯先生,对此提议,您意下如何?”

    还敢问他意下如何?当然非常不高兴!

    迈克罗夫特端着茶杯的手指猛地一紧,但仍旧不动声色地理性分析。

    “我认为诱捕计划需要慎重。一来,凯文小姐能否配合得完美无缺?二来,明顿先生,您别忘了自己盛名在外。凶手能相信您继罗曼夫人后,轻易地爱上了另一个人吗?”

    毕竟那位凶手不是蠢货,即便是通过传闻也能确定罗曼夫人与凯文小姐是截然不同的类型。

    这种情况下,明顿先生怎么可能巧合到一去破案就对一个人一见钟情?

    玛丽却提出了反驳意见,“小报上编造的痴情人设,刚刚好合理地解释明顿先生对别人一见钟情的可能性。正是因为感情丰富,才会行事冲动。”

    迈克罗夫特闻言笑了,笑得非常平和。

    “如此说来,是我小看您了,您竟然可以脑子一热猛烈追求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