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贝思却非常严格地帮罗兰把关,姐妹两个商量了许久,改了好几稿,终于在初夏时节写出了一稿大家

    都满意的。

    罗兰满怀信心地把没有装订的稿件投入信封,按照两家编辑不约而同的推荐寄了出去。

    罗兰在投稿时按照惯例附上了一份“投稿信”,简要介绍了她发表文章的“履历”,和另外两处刊物的推荐。她将稿件递出去的时候信心满满,觉得这个故事一定能够得到编辑的青睐。

    谁知道回信很快就来了——而且是厚厚一叠。

    罗兰一拿到手里,就知道这是退稿信。

    被打击了的罗兰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没精打采地拆开信封,想看看有没有退稿信可以让她用棉线穿起来挂在写字台跟前,用来继续激励自己的。

    谁知,信封里除了她的稿件之外,就只有一张纸,上面是一行冷冰冰的回话。

    “《火山周报》从不接受新英格兰地区的邮寄投稿。确有意投稿者请亲自送至编辑部,面见编辑洽谈。”

    罗兰一看那编辑部的地址:哦豁……

    看来她真的需要去一回纽约了。

    第220章 、小妇人位面18

    在冬天到来之前,罗兰和贝思做好了一切前往纽约的准备。

    马奇太太替她联系了好友柯克太太。对方听说马奇家的两个女孩前来,毫不掩饰地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柯克太太说她那里正缺人手,如果罗兰和贝思能够搭把手,帮忙分担一点家务的话,她会腾出一间小屋子,两个年轻女孩尽可以住满一个冬天。

    听说贝思一直在教比她年纪小的孩子弹钢琴,柯克太太在信上表示,包在她身上,她认识好几个亲戚,家中都有这种需求。

    贝思听母亲念了信上的这一段,顿时面露坚毅,似乎要排除万难,面对来自纽约的“小怪兽”们,把他们都塑造成为弹一手好钢琴的乖孩子。

    罗兰却并没有事先想到这个——她已经攒了300美金,原本估计这笔预算要去大城市生活一段时间会紧巴巴的。谁知道“纽约好人”柯克太太的突然出现,令她一下子省去了一大笔开销。不仅如此,贝思还能赚钱了?

    罗兰想要把她手头的资金留一半给马奇太太,马奇太太却拒绝了。

    “乔,穷家富路这句俗谚你肯听听说过。我和你爸爸在家乡,没有什么需要用钱的地方。你和贝思在外却完全不一样。我的孩子,这些都是你自己的财产,理应你自己都带上。”

    罗兰想了想答应了,并且将这笔钱分成两份。她和贝思身上各藏一份,告别了马奇夫妇、梅格夫妇和双胞胎,一起踏上了前往纽约的旅程。

    在离开家之前,她已经把马奇姑婆的果园里里外外都收拾妥当,越冬的果树已经修剪,树干上缠上一圈一圈的麻绳防冻,不耐寒的种苗挪到室内。

    这个冬天里,只需要马奇太太或者罕娜偶尔来照看一下,果园就能平安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