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页(2 / 2)

    嘉和帝询问:“你瞧着他是不是装病?”

    院正道:“再不会。

    他虽然装出一股精气神,然而,脉搏不能骗人。

    微臣倒是不怀疑荣公装病,微臣怀疑荣国公想要复出,或者还惦记兵部的位置呢?”

    嘉和帝倒是安心了,心里想着:别说病了,就说没病,太平盛世的,朕也不能养虎为患。

    战时需要虎将,才能咬死敌人。

    太平盛世却不需猛虎。

    院正最终征求陛下的意见:“陛下,不知这荣国公的汤药还送不送?”

    嘉和帝道:“废话,贾代善是朝廷柱石,于国有功,他身有隐疾,岂能不治?

    今后,太医院只要有了贵重药材,就给荣府送一份。

    宁愿朕没有,也不能亏待忠臣。”

    嘉和帝猜到贾代善这个老狐狸,太医院只怕送了汤药他也不会吃。

    不如做的漂亮些,干脆送药材。

    贾代善还是比较识相。

    圣旨一到,放下所有的事情,只带着荣府的亲兵,只用五天就赶回京都。

    朝廷的十万兵马没带一兵一卒。

    这就是心怀坦荡的表现。

    军功累累,却年年上折子请罪。

    这样低调的功臣,嘉和帝没准备要他的命。

    这种有功之臣,用得,整得,杀不得。

    杀了他,万一边关烽火再起,没有趁手的将官。

    再者,杀了他,怕是以后的将官不会这么卖命了。

    这一年腊月,林姑父因为妻子月份大了,来往不方便,没有回京。

    贾母便有些坐立难安,唯恐贾敏有什么闪失不告诉她。

    正月末,贾母便让林之孝两口子带着催生礼出发了。

    原本催生礼最好是父母兄嫂亲自送去。

    江南太远了,兼之正月天气寒冷。

    贾代善没有圣旨不能出京。

    贾瑚在皇宫读书不得空。

    贾珠也在国子监,王氏也不舍得他耽搁功课。

    只有一个贾琏十四岁,大家都觉得他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小花精倒是想去:“不如我以贾琏哥哥的名誉出京去?”

    贾代善否决了:“从前李代桃僵的招数不能再用。

    贾琏不是在家里待得住的性子。

    再者,你们现在的茶杯比较大。还有,你已经十一岁了。”

    十一岁代表什么呢?

    代表两年后要选秀。

    贾代善好好的活着。

    元春就是荣府嫡出,大选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