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页(1 / 2)

宁府那边开祠堂祭祖,顺便把族里新添的人口添加上去。

    宁府新生的婴儿也有了名字。

    这一回是贾母取的,叫惜春。

    贾母的解释是,人间四月芳菲尽。

    春要去了,故而叫惜春。

    这也是合着元春一起拍名的意思。

    杨氏自然喜欢。

    又道中元节祭祖。

    分吃祭品的时候,王氏又呕了。

    贾母愕然,莫不是又有了?

    这也太快了。

    请了太医诊脉,果然喜脉。

    张氏有点风中凌乱:怎么一个个老树开花,就是她没动静?

    两府都羡慕王氏的命好。

    贾政乃是正人君子啊。

    如今房里只有一个姨娘。

    这个姨娘还是当初王氏怀贾珠的时候,主动开脸的通房。

    后来看她老实不爱生事儿,就给提了姨娘。

    王氏今年三十二岁。

    贾政还紧着她。

    王氏心里有些小得意。

    贾政拢共只有一个姨娘周姨娘,还有两个通房丫头,却不过是摆设。

    贾政一个月有二十天歇在王氏的正房,其余时间都在书房。

    王氏再一次怀孕,大家看周姨娘的眼色就变了,有同情也有讥讽。

    特别是当初合着周姑娘一样身份的周瑞家里,张彩家里,郑华家里。

    再看周姨娘,就如同看乞丐死人。

    一个女跟了老爷,又不生育,有什么出路?

    还不如她们做管家娘子。

    周姨娘最是郁闷,当初太太怀大哥儿,她跟了老爷,那时候,却是伺候一回赐药一回。

    后来,太太倒霉,她以为要出头了,结果,老爷被公爷打了一顿,从此翻分读书,根本不招人伺候。

    中举之后,老爷像是变了一个人,鲜嫩的通房丫头都不理睬了。

    何况她青春不在了。

    唯一例外就是太太,十几年来,竟然越活越年轻。

    周姨娘自己没有生养,也是为了主仆情谊,争着伺候王氏。

    结果,王氏防她防贼一样:端的水不喝,做的粥饭也不吃。

    周姨娘满心的委屈,又被人议论嗤笑,一气之下,索性不出门了。

    周姑娘不出来晃悠了,大家只说他守本分。

    周姑娘消失的很彻底,小花精很快发现了。

    倒不是小花精爱管闲事。

    如今王氏怀孕,不再管家里事。

    不仅荣府那边不管了,二房的庶务也由元春打理。

    小花精注意到周姑娘,却是从前周姨娘很稀罕宝玉,天天的追着宝玉伺候。

    宝玉学走路摔倒了,她比王氏还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