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页(1 / 2)

初六之后。

    御史们忽然疯了一般撕咬胡橦。

    参奏胡橦的奏折雪花一般飘向养心殿。

    嘉和帝不得不派遣乾清宫掌宫太监去督察院传旨:胡橦案件,开衙再议。

    这一句空话,根本摁住想要那些野心勃勃的谋夺之人。

    督察院的左都御史也只有摊手。

    御史的责问开始升级,且振聋发聩。

    从一家不治,何以治天下。

    恩人尚且不能善待,如何能奢望他牧民一方?

    上升到:如此背信弃义,践踏诺言的奸诈小人,如何期望他在君父有难之时,舍身赴难?

    嘉和帝发现这事儿摁不住,他必须拿出一个章程。

    但是,事关朝廷二品大员,也不能马虎从事。

    嘉和帝命锦衣卫指挥使,潜行湖广调查。

    正月初十。

    锦衣卫押着胡橦长子一家进宫,也包括罗氏与其女儿,真正的胡淑娟。

    当然,还有那个冒名顶地嫡出妹妹选秀的庶女胡淑娴。

    光看这两个名字,就知哪个女儿受宠了。

    这个案子明明白白,宠妾灭妻,欺君犯上。

    胡家长子却诬陷罗氏私奔。

    其心不可谓不毒。

    罗氏若上堂质对,她公公是长辈又是官身。

    以民告官以下犯上,身先有罪。

    先打四十杀威棒。

    女人被仗责,一辈子的清誉就完了。

    皇后娘娘同情罗氏,不忍她遭罪,宣召罗氏母女进宫,由宫正司审问。

    罗氏母女其实并没有离开胡家田庄。

    罗氏花费十年的时间,用她的医术征服了田庄的百姓。

    胡家贫穷咋富,胡夫人尖酸刻薄。

    即便灾荒年间,租息不减一毫一厘。

    更别说佃户患病救急,全不理睬。

    罗氏用自己的医术与嫁妆,守护了田庄十年,得到大家的尊重。

    罗氏并无掀翻胡家之意,她只是不想让亲生女儿顶着奸生子的名誉。

    谁知胡家夫人见识少,被宫正司诱供,自曝家丑。

    皇后娘娘询问罗氏今后有何打算。

    罗氏却说:“胡家的富贵我们母女没有享受,如今胡家的罪过也与我们母女不相干。”

    罗氏想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