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页(1 / 2)

这事儿不仅王太医张太医证实了,京都好些药堂都证实了。

    杨氏成天抹泪,其实是高兴的哭了。

    这个祸害儿子终于安静了。

    至于贾代儒一家人,全家搬迁回金陵去了。

    贾代善托付族里的长老替贾瑞说了一门亲,回家就成亲。

    贾瑞被贾珍打断腿。

    贾代善亲自警告这个庶出的弟弟,传出一点坏风声,要把六房除族。

    贾敬吓着了,如今天天拘管着贾蓉读书,也不许他走行伍,预备等他成亲,给他找个差事。

    什么科举也不妄想了,只好不学贾珍搞事就成了。

    宁府家大业大,足够贾蓉吃到重孙子那一辈。

    至于尤氏,她愿意伺候贾珍,故而也没把她打入祠堂。

    但是,杨氏要求尤氏不得再跟娘家走动。

    像是年节礼物,都由公中安排。

    其余寿诞归宁,都要求尤氏以照顾贾珍之名拒绝。

    尤氏不得插手府务,今后,宁府中馈,交给贾蓉的媳妇管理。

    尤氏都答应了,并且允诺,一旦贾珍心里年龄到了娶妻的时候,她同意贾珍娶平妻。

    十年后,贾珍也才四十五,男子正当年。

    杨氏看着尤氏也是心情复杂,既然如此,何必当初。

    竟敢勾引小叔子。

    思及一切都是贾珍作孽,倒是不曾刻薄尤氏,吃穿用度都按照少奶奶的份例,只是行动不自由,没有权柄。

    一辈子就在院子里过日子,再走不出宁府的大门。

    小花精其实倾向尤氏再嫁,她有错误也很无辜。

    但是,尤氏自己选择这样的生活,她也不能强加干涉。

    尤家老娘那边,杨氏也做了妥善的安排。

    她找了张家,帮助张家尤家各自五十两银子,让尤二姐出嫁了。

    张家居无定所,租屋过活。

    有了宁府帮助的五十两银子,索性在尤家附近用十两银子买了五间茅屋,下聘十两,五两办喜事,余下的银钱买了五亩旱地,两家搭伙子过日子。

    尤老娘自然不乐意过苦日子,一月糜费五十两,找了宁府好几回,尤氏没见,只说今后每年帮助她二十四两银子,权当奉养老娘。

    尤老娘五十两银子之用了一个月,一年二十四两她很不满意。

    杨氏出面见了她:“自家人不要装腔作势了,你家姑娘犯了啥事,各自心里有数,两条路,要么接受你继女的条件,要么自个把女儿带回去过日子。”

    尤老娘指望尤氏的银子接济,哪里肯带尤氏回去呢。

    她要求一次性支付。

    尤氏却说让人每月送二两,不然拉倒。

    尤三姐压服了她娘,出面答应了,并要求尤氏,今后的银子都交她掌管,还说他日有了银子会回报大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