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页(1 / 2)

什么孤儿,根本就是反贼的亲生骨肉。

    真正的孤儿就是山上的一千多人。

    确实有五千兵卒。

    乃是村里的年轻人像是当兵一样,从小练武,十三岁开始进入铁网山操练。

    他们学会许多本事,会医术、会骑术,也是农民猎人。

    嘉和帝来狩猎,他们就回村里种地读书。

    嘉和帝走了,他们就上山训练,在山上草原上骑马打猎,采集草药。

    整个围场成了废太子的皇庄子了。

    围场有驻军,但是,旬日不过一百人驻守。

    这些人中有一半是废太子故旧。

    只要嘉和帝狩猎,他们就蛰伏。

    废太子后,嘉和帝也是元气大伤,又年年灾荒,很少到围场来狩猎。

    这里变成了废太子余孽的老营了。

    废太子的老营其实不止五千人,连带老人妇孺,约莫八千余人。

    他们的头目,应该是先皇后的娘家人或者侧枝。

    徐家被满门抄斩,鸡犬不留。

    这一支人要么被人救了,要么是家族留下的退路。

    如同贾代善让贾琮外放,想要宝玉黛玉成婚,开辟岛上天地一般。

    小花精心情十分犹豫。

    这事儿一旦暴露,就是血流成河。

    这些人或许就是皇后娘娘的亲人……

    皇后待她如亲女。

    但是,这些人一旦刺王杀驾,太子府必定倾覆。

    小花精记住了道爷的面貌,当日返回京都。

    小花精把道爷与徐师爷的画像给皇后观瞧:“您可认得此人?”

    皇后娘娘面色大变,指着道爷的画像道:“这位是先皇后的庶出幼弟。这不可能,他不可能活着,徐家当年满门抄斩……”

    小花精道:“您可记得,当年查抄徐府的人是谁?”

    皇后颔首:“当然知道,是忠顺王……”

    皇后话没说完,便惊恐的瞪大眼睛:“忠顺王父亲尽忠时,十二岁的忠顺王被接进宫中教养,皇后十分照顾他,衣食起居,无不周到,如同废太子一般。

    一是念在他父母双亡,二是想给太子拉拢帮手。”

    皇后恩养了忠顺王,废太子很可能栽在了忠顺王手里。

    忠顺王肯定是为了给父王报仇。

    算是父债子还。

    这笔账真是算不清楚了。

    这一来,忠顺王很可能在徐家倾覆的时候,救下一两个徐家人,算是报答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