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页(1 / 2)

文官一开口就知道什么叫口吐莲花。

    吕濂不说拉帮结派,至少不完全是这个意思,他也觉得不应该因为朝廷要用兵,就把卫家轻轻放过去。

    陛下一直重用文官,如今忽然暧昧不明,疑似偏向武官,他不服气。

    他骨子里迂腐又清高,觉得文官才是朝廷的中流砥柱。

    再有,这个吕濂被顾首辅看好,或者说,吕濂暗暗投靠了顾首辅。

    一般来说,首辅肯定得罪人,他们在下野之前,会择定自己派系的学生同乡,或者是通家之好成为继任者,如此,他们才能光荣致休,后顾无忧。

    首辅大家都想做,但是坐上去之后,就有高处不胜寒之担忧,就开始替自己留后路。

    这个吕濂的儿子,迎娶了顾首辅的侄孙女。

    如今成了姻亲裙带关系。

    顾首辅也觉得吕濂糊涂,关英到了更好,正好空出一个位置,争到左都御书,也能争取一个左副都御史,或者左佥都御史。

    贾珠身为国舅,眼下也就是一个左佥都御史。

    乾元帝这边还在研究出兵不出兵,兵部的粮草征集一直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因为,北边不打,南边要打。

    如今又有了四十门小钢炮,运动迅捷,正好针对倭寇瓦刺这些移动迅捷的强盗。

    正是因此,乾元帝虽然先后抄家抄了将近一千万白银,依然穷的很啊。

    若非王家的海运上交一半,每年基本有百万两雪花银补充海疆水师,皇宫穷的要吃不上饭了。

    这日叫大起,刑部尚书得了乾元帝的准话,卫堃长子卫若松英勇善战,起千户爵位由其长子卫子旭继承。

    卫堃身为主官,要对百山西大同的百姓负责,一等镇北伯降为三等,戴罪立功。

    卫家平安过关,满朝文武知道,北边要打仗了。

    乾元帝最终驳斥了贾代善出任粮草管的请求,任命贾代善为镇北大将军,私下请求贾代善帮忙把黑骑军带出去历练一下,狠狠教训一下瓦刺。

    最低要求,让瓦刺递降表年年纳贡岁岁来朝。

    当然,能够把瓦刺歼灭更好。

    贾代善挂帅,贾琏也水涨船高,被册封为先锋官,带领一千名精兵从,成为贾代善的亲兵。

    卫堃成为贾代善账下左先锋。

    最令人惊讶的是,王子腾出任陕甘总督,负责就近替征北大军征集粮草。

    十三爷监管兵部,统筹征北粮草军械事宜。

    监军人选则是十七爷熙郡王,同时,熙郡王还出任征北大军的总粮秣管。

    这个认识安排,乾元帝算是给了征北统帅贾代善最大的支持。

    十七爷是乾元帝的兄弟,同时,贾琏是他的救命恩人。

    而且,十七爷在宫中一直受到小花精的细心照料,他对荣府的感情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