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早就察觉了她和之前的变化,之所以没有应下百官的请求将她赐死,一是因为大男子主义在作祟,二是因为他自己也曾昏庸糊涂过,以己度人,他觉得苏妲己之前干的那些伤天害理的事儿,多半是和他一样,着了旁人的歪门邪道。

    所以才愿意给她机会,让她改正重新做人。

    问她的这句话,便是最好的证明。

    苏妲己明白纣王的心思,笑了笑,道:臣妾觉得,姜环刺杀大王之事有蹊跷。

    此言一出,文臣武将面面相觑。

    这事可不是什么光彩事,大王都极力隐瞒了,苏妲己却在这时候挑出来,是故意和大王做对,还是另有企图?

    朝臣们想了想苏妲己平日的作风,认真地觉得是后者。

    哪曾想,苏妲己道:皇后娘娘与大王夫妻情深,纵有隔阂,也会念在多年夫妻感情上,不会对大王下此狠手。姜环虽是皇后娘娘嫁入朝歌时陪嫁的仆人,可娘娘久居深宫,与姜环甚少见面,哪里有机会与他商议谋害大王之事?

    苏妲己在第一次看封神小说时,便觉得姜皇后被废的事情有猫腻。

    姜皇后被废,是九尾狐给费仲书信,让费仲想主意设计废皇后的。

    费仲看完书信,几乎没有思虑,顷刻间便想出了这个法子,让人很难不怀疑,他在很久之前便想过害姜皇后的事情了。

    而后来西伯侯姬昌被困朝歌,西伯侯的长子伯邑考谁都不找,单单去找费仲,让费仲在纣王面前美言,才让姬昌逃得了性命。

    再后来,费仲时时秀出骚操作,为殷商的灭亡添柴加火。

    一件事,或许是巧合,可两件事,三件事,甚至无数件事情凑在一起时,费仲的行为便很引人深思了。

    现在处于费仲尚未帮助西周灭商的时间段,苏妲己不好多说,只稍稍说了自己的顾虑,说完之后,怕纣王多心,又道:或许是妾想多了,费大夫只是贪财而已,并无其他心思。

    纣王眸色深了一分,环视着下面的臣子,片刻后,斩钉截铁道:召闻太师班师回朝,请商相还宫。

    苏妲己眸中闪过一抹惊讶。

    这种事情也值得让千里之外的闻仲回来查?还把劝诫不成归隐山林的商容请回来?

    看来这满朝文武,能让纣王真正信任的人并不多。

    派去拯救殷郊殷洪的黄飞虎算一个,征战在外的闻太师闻仲算一个,最后一个,就是首相商容了,至于王叔比干,纣王只派他做一些细枝末微之活,并不把重要事情放在他手上。

    其原因是比干为纣王的王叔,殷商又有兄死弟及的传统,对于这个能威胁到自己帝位的王叔,纣王并不是特别信任他。

    苏妲己一声轻叹,突然发现自己并不了解纣王。

    无论是权谋心术,还是英武果断,纣王全部具备,当为一代明君,怎么就混成了史书上千古暴君的典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