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章(2 / 2)

    张端阳心知肚明,江东地区的主要港口就是扬州和舟山,如果论港口条件,舟山港的条件还要好一点。

    扬州唯一的好处是占据着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扬州,但是舟山距离杭州也不远,杭州如今也是江东的大城市。

    而海洋贸易这东西,如果不执行同样的关税水平,那么船只自然就会集中在另外的港口了。

    大唐对于海洋贸易并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更谈不上沉稳的关税法条,这些全部都要地方官员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泉州港太远了,高适自然也管不到,但是舟山距离扬州这么近,自然要拉着张端阳共同进退,若是两边真的恶性竞争起来,岂不是断了一大笔财源。

    张端阳心里明白,在他动身去浙东之前,王亚东就已经私聊联系他,商量在舟山的市舶司实行同样的关税政策。

    这件事张端阳自然明白,如果不能执行同样的关税政策,受损的是大唐。

    看到张端阳愿意执行共同的关税政策,高适和元载对视一眼,又给张端阳添上酒。

    高适是江淮节度使,对于关税上的事情其实也不了解,他直接说道:

    “明日请王市舶司使给张兄上个条陈,这是我们江淮执行关税的经验,张兄去了浙东可以参考下。”

    张端阳明白高适的意思,立刻说道:“以后海贸这件事,浙东还要仰仗高节度。”

    框架已经说完了,剩下的细节自然有人去谈,高适又说道:

    “这海贸好是好,利润也丰厚,但是问题也不小。”

    “但闻其详?”

    高适说道:“没有开海禁的时候,东南甚是平静,就是安禄山贼子闹起来的时候,江南也没有战事。但是自从开了海贸,这海上的贼子就多了,前段时间竟然有一帮贼子在海上截运商船,最后还是王市舶司带人剿灭了。”

    张端阳熟读史书,自然这是海洋贸易兴盛之后,必然带来的结果。

    后世说道明清海禁,总是觉得统治者愚蠢短视,让中原文明失去了参与海洋贸易的机会,错过了大航海时代。

    可是如果从当时的统治者看来,参与海洋贸易就是得不偿失的行为,他们所作出的决策,也是基于当时的情况所做出的选择,并不能说是完全的愚蠢短视。

    中原文明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农耕文明,对于农耕文明来说,海洋贸易是截然不同的文明结构。

    在欧洲大陆,同样是农业文明的法国,在大航海时代的参与程度上,就远远不如身为岛国的英国。

    这是文明的内在属性决定的,农耕文明追求的稳定政治结构,天然厌恶贸易带来的巨大风险。

    另外一个明清禁海的重要原因,就是统治者觉得海洋贸易的暴利污染人心,让普通百姓都不能安心的耕种,都去从事利润丰厚的海洋贸易,导致“人心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