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925节(2 / 2)

    “国公爷到底还是年轻,未曾亲临战阵,不知兵者凶器,战场凶险,更不知战事一起,黎民百姓颠沛流离之苦,想来,先成国公若在,想必会劝陛下在边境诸事上,多加审慎!”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是说,朱仪是个黄毛小子,一点都不知道民间疾苦。

    而且,还扯着朱勇的名头,简直是在朱仪的伤疤上撒了一把又一把的盐。

    “你!”

    朱仪的拳头紧紧攥了起来,要不是顾及到他身在御前,恐怕此刻大打出手都有可能。

    但是,这毕竟是御前,朱仪死死的盯着陈镒,眼神冒火,片刻之后,他到底没有冲动,只是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道。

    “总宪大人,不愧是科道风宪之首,科道风骨,本国公今日算是见识到了!”

    话中寒意森森,让人后背发凉。

    但是,陈镒却丝毫不惧,只是轻轻的哼了一声,到了他这等身份地位,哪怕是成国公府这样的勋爵府邸,想要动他,也得掂量掂量,至于其他的手段,他在朝堂这么多年,又有什么没有见过。

    眼见局面越来越紧张,一旁的一众大臣也都不由叹了口气,这局面怎么就忽然变成了这个样子。

    踌躇片刻,一旁的俞士悦上前道。

    “陛下,今日之事,归根结底,还是由张同知所奏而起,如今争执不下,无非是考虑到边境局势,臣以为,既然杨杰已经受命赶赴宣府,那么想必定能妥善解决,为防朝野上下有所议论,增兵之举暂时不必。”

    解决争端的最好办法,就是快刀斩乱麻。

    现在最关键的,无非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边境增兵的问题,另一个,就是整顿军府的问题。

    略一停顿,俞士悦继续道。

    “至于军府一事,奏疏已上,朝廷若无反应,恐怕军府官员人心惶惶,所以,不可不查,但是,军府干系重大,其中官员出身复杂,又身居高位,若是大动干戈,又恐军府难以运转,何况,张同知所奏,毕竟是一面之词,并无切实证据,即便朝廷派重臣察查,亦非一时可以了结。”

    “故此,臣以为可将此事付诸廷议,所谓清者自清,军府涉及官员,可上疏自辩,受群臣劾正,若有疑者,可暂罢官职,归府待勘,若果无疑者,仍任旧职。”

    “待军屯及边境之事尘埃落定后,于少保,金尚书及各道御史归京,再命兵部会同军府进行彻查,方最妥当。”

    这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朝着俞士悦投出了意味深长的目光。

    不过不同的是,文臣这边是满是赞许,但是,仔细看去,便可看出,其中隐隐带着一丝忌惮。

    至于另一边的张輗等人,反应就比较直接,看着俞士悦的目光都快冒火了。

    就连刚刚还在和朱仪吵架的陈镒,脸色也变得有些古怪。

    不夸张的说,这一番话,连消带打,可谓是彻底扭转了局势。

    他也是在朝多年之人,自然一下子就听出了这番话的狠辣之处……

    付诸朝议?

    不得不说,俞次辅,狠还是你狠啊!

    第994章 廷益快回来吧……

    所以说,能够做到朝廷重臣级别的,就没有一个简单的,俞士悦看似低调持正,但是,需要手狠的时候,他是半点都不客气。

    付诸朝议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所有人都会知道,张輗这本奏疏当中弹劾了谁,要知道,这些军府武臣,关系盘根错节,背后各有勋爵之家做靠山。

    这一公布出去,得罪的就是一大批勋贵。

    如果说,一开始就付诸朝议,那么也就罢了,毕竟,张輗的最终目标,是拿到军府掌印官的位置,对军府进行整饬。

    他这道奏疏一上,虽然得罪了很多勋贵,但是,在如今朝堂大臣都在绞尽脑汁向办法阻止天子冲动开战的前提下,他有很大的可能,能够赢得一大批的文臣支持。

    如此一来,加上朱仪等人的声援,由张輗代表英国公府重回朝堂中枢,起码有七成的把握。

    至于说得罪的勋贵,英国公府手中只要拿到了权势,自然能够让他们默默吞下苦果,何况,到那个时候,主动权掌握在张輗的手中,形势比人强,他自然有办法让这些勋爵之家低头。

    可问题就在于,天子许是顾忌到影响颇大,所以,并没有在朝堂上将此疏公布,而是召集了他们这些相关的重臣前来商议。

    如此一来,张輗就陷入了劣势当中,毕竟,像是王文,陈镒这样的人,他们可不好糊弄,更不会轻易被人裹挟。

    先是王文,再是陈镒,再到如今的俞士悦,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对局势洞若观火。

    张輗等人觉得,只要文臣这边的目的,是打消天子开战的心思,那么,就必须和他们合作,让出军府的利益。

    但是,老大人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你做梦!

    换了普通的文臣,可能会分不清楚这其中的区别,但是,对于在场的老大人们来说,有一个算一个,心里跟明镜一样。

    阻止天子是一回事,但是,向勋贵们妥协又是另一回事。

    从王文提出要让兵部主持,再到陈镒抛开勋贵,直接向天子挑明态度,他们的目的其实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卡住勋贵的前提下,打消天子开战的心思。

    俞士悦刚刚的那一番话,自然也是这样。

    如今,天子的态度已经很清楚了,他老人家并不像把军府重新交到英国公府手中。

    这种情况之下,俞士悦提出要付诸朝议,那么,和奏疏初上便公之于众,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了。

    若是奏疏初上,便公之于众,可以打文臣一个措手不及,逼迫他们做出选择,要么勋贵倒向天子,支持天子重启战端,要么让英国公府重掌军府,没有别的选择。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