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1049节(2 / 2)

    所以说,这次的事情到了最后,最大的得利者只怕是……

    俞士悦看着对面的王翺,冷冷开口,道。

    “……却不知道,首辅大人是什么时候,和张阁老有的这么近的交情!”

    第1113章 尘埃落定

    文华殿前的谈话,到了最后,到底是不欢而散。

    说白了,王翺这次,不仅是谋算了兵部尚书一职,顺带着,连内阁首辅的位置,都一并算计了。

    按照当今陛下的行事作风来看,内阁在朝堂上的职位,是低于六部的,最明显的一个标志,就是官品的差别。

    内阁诸臣,皆加六部尚书之衔,看似和六部平齐,但是,尚书衔外,还有太子三师三少之衔。

    朝廷惯例,像是三公,三孤之衔,并不轻授,发展到如今,太子三师和太子三少,也已成荣衔。

    如今的朝堂之上,王文加少师,胡濙加少傅,于谦加少保,但是,这皆有缘由,王文是因他在辽东孤身出使,力转战局,尔后又在紫荆关一战力压任礼,奠定士气,再加上他素受天子宠信,重重原因叠加,因而有此殊荣。

    除他之外,胡濙和于谦二人,则是因为拥立之功,和他们一样在天子登基过程当中出力的李贤,也同样得了国公的荣赏。

    换句话说,这几个人的三孤之衔,几乎是不可复制的,所以,不可当做常例来看。

    但是,太子三师和太子三少却不一样,前次太子殿下出阁读书,天子几乎给朝中份量重的大臣,都加了荣衔,当时,许多人都议论纷纷,不知其意。

    可只要仔细观察,便可看出其中端倪,如今的六部七卿,包含已经有了三孤之衔的胡濙,王文在内,身上都还有一个太子三师的加衔。

    吏部,兵部,都察院加太子太师,礼部,户部加太子太傅,刑部加太子太保,基本上就是按着六部的排序来的,唯一例外的是工部陈循,加太子太师,不过,他的情况特殊,是第一个由内阁转迁尚书的大臣,而且此前还挂着翰林学士的职衔,调任工部尚书后,加衔自然有所不同,倒是不妨碍什么。

    与之相对的,则是内阁诸臣,虽然仍有六部尚书之衔,但是,却仅加太子三少之衔,首辅王翺,次辅俞士悦为太子少师,剩下的阁臣,皆是太子少傅或太子少保,就连如今真正主管东宫事务的俞士悦,和此前曾同样立下大功,且在太子出阁一事中有所贡献的朱鉴,也不例外。

    由此可见,这绝非是偶然,而是天子有意为之。

    原本内阁并无定制,但是,加了尚书衔之后,加上票拟权在手,隐隐有和六部争锋的趋势,可这一点,明显是天子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在此之上,借着太子出阁的机会,重新对六部和内阁的关系做了调整,太子三少是正二品,六部尚书也是正二品,所以对于阁臣来说,这个加衔,并不能带来官位品阶上的提升。

    可是,太子三师则不一样,皆为从一品,身加此衔,依照惯例,便可依照一品朝职视之,除了俸禄不同之外,朝堂上的站位,乃至是袍服都有所区别。

    从一品也是一品,有资格着文官中最高级别的绯色仙鹤袍,可正二品却只能着次一级的绯色锦鸡袍,这便是不同。

    虽然说,如今只是初现端倪,但是想要验证这个猜测的真假,其实也很容易。

    因为接下来,王翺必会转任兵部尚书,而内阁也会有新的阁臣入阁,只需要看看,天子在下旨的时候,会不会遵循这个规律加官,便可知分晓。

    且自从内阁典制齐备以来,尚无尚书转迁阁臣的先例,所以这次王翺如果能够成功转任兵部尚书,可算是升迁。

    既是如此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新的内阁首辅,绝不可能在六部尚书当中选任,如此一来,要么是阁臣升任,要么,就只能是六部的侍郎,各地的巡抚,提督大臣当中产生。

    王翺便是后者的一个例子,自辽东提督军务大臣,直接升任首辅大臣,但是,他的情况还不一样,是因为随王文出使有功,所以才一同受赏,直升首辅。

    其他的大臣,若想要越过阁臣这一步,直接任首辅,怕是不大可能,何况,如今刚刚廷推了几个阁臣出来,虽然人选并未最终确定,但是,有资格入阁的大臣,基本上都被犁了一遍,这种时候,再简拔大臣直升首辅,让即将入阁的这些大臣怎么想。

    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从内阁当中来选,王翺走后,内阁便只剩两个人,俞士悦情况特殊,短时间内,不可能升任首辅,所以,只能是张敏来继任。

    这个局,王翺算计的不可谓不多,更重要的是,这般布置,俞士悦此前却没有看出任何端倪,若说没有张敏的配合,恐怕是不可能的。

    毕竟,俞士悦平日要兼顾东宫,事务繁忙,所以内阁很多时候,都是张敏在帮他盯着的,但是,他却忽略了,朝局之上,只有永远的利益,张敏虽然之前和他交好,可在这样的事情上,也未必就不会成为王翺的人。

    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局势已然明朗,俞士悦出宫之后,不久,怀恩就带着旨意到了内阁。

    “……上谕,命华盖殿大学士王翺调任兵部尚书,加太子太师,文渊阁大学士张敏晋华盖殿大学士,加太子少师,吏部尚书,仍入直文渊阁。”

    “鸿胪寺卿罗绮,湖广左布政使萧晅,兵部左侍郎浙江参政孙原贞,命入直文渊阁,加太子少傅,罗绮加兵部尚书,任武英殿大学士,萧晅加礼部尚书,任文华殿大学士,孙原贞加工部尚书,任文渊阁大学士,钦此……”

    内阁公房外,怀恩面色肃然,将旨意传下。

    底下几人的脸色却各不相同,王翺自是眼角带笑,张敏则是略显意外,似乎有些不敢相信,首辅的位置,竟然真的落到了他的身上。

    至于俞士悦,早知结果如此,神色倒是平淡的很。

    只不过……

    “孙原贞?”

    在其他二人都还在欣喜的时候,俞士悦却注意到了皇帝旨意当中的特殊之处。

    要知道,廷推递上去的七人名单当中,可没有孙原贞,如此说来的话……

    “陛下中旨,特简孙大人入阁办事。”

    怀恩显然预料到会有此问,并无太多犹豫,便直接回答道。

    “明白了……”

    俞士悦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按理来说,天子的这个旨意,是隐隐推翻了廷推的结果的,但是,一则内阁的体制特殊,再是加什么太子三师,六部尚书衔,可毕竟本官只不过是个正五品的殿阁大学士,天子若想提拔谁,不过一句话的事而已。

    二则,廷推虽然是最正规的铨选流程,但是说到底,最终的决定权还在天子手中,天子若对廷推不满意,别说是简拔不在名单上的官员入阁了,便是全盘将结果推翻,也是可以的。

    事实上,这也是官场复杂的地方所在,有些事情,是典制,有些事情,是惯例,这二者看似相同,却实则大有区别。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