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593节(1 / 2)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1962 字 5个月前

若是一切都按照原本的历史去进行,那么在之后的洪武二十九年,信国公五子、六子,都将在征讨五开蛮的战事中牺牲。

    随着信国夫人开口,周围的中都淮右功勋人家纷纷开口附和。

    但凡是国有战,淮右功勋必然倾尽全部,将族中子弟送入军中,为国效力。

    高仰止跟在后面,默默的注视着此时此刻的场面。

    这几年朝廷大开大合的推出种种革新之策,更是在今年确定了新政的方向。追其缘由,有因为大明已经创立近三十年,很多国初的政令已经开始不适应当下。而另外,也有因为这些淮右功勋的原因。

    便是朝廷再如何动,只要保证眼前这些淮右功勋的忠心和支持,朝廷就不会有大的伤害到根基的动乱。

    这让高仰止不得不想起,交趾道那边连绵的良田,那一家家的户主,可都是眼前这些淮右功勋人家啊。

    朝廷对淮右功勋看管的很严,这些年多少人家被赐罪赐死。但是陛下对淮右一系也是格外照顾的,每年的赏赐以及用人之时,首先想到的便是淮右一系的老臣。

    想到这些,高仰止又想到了讲武堂。

    这几年下来,淮右功勋一系,似乎都有将族中的儿郎子弟送入讲武堂学习。

    这便是朝廷的底气啊,也是这些淮右功勋为何会坚决拥护皇室的原因。

    与国同休,非是一言两语就可以解释清楚的。

    朱允熥轻声开口:“我家起于淮右,陛下昔年得淮右功勋老臣鼎力辅佐,淮右南征北战,多少儿郎赴死疆场。

    国初开,天下定。陛下堪合昔年功绩,定朝廷功勋爵位,凤阳城中六公二十七侯,乃举朝盛况,亦是陛下公正心系功勋。

    朝廷如今新政初开,军队征战四方,正是用人之际。我淮右子弟,当不忘父辈之志,习得武艺,通晓兵事。着父甲,提父刀,披甲蹬马,卫国家安宁,守父辈荣光,与国同休矣!”

    今日为何还能留在凤阳城的淮右功勋,尽数都出城迎接?

    为何又会让信国夫人打头说出那番话?

    朱允熥心知肚明。

    他们要一个态度,自己的态度,老爷子的态度。

    淮右前些年,多少人家涉及到了胡惟庸和李善长两人的案子里,如今这些还存留的淮右功勋当真都是个个清白?

    这些年,朝堂功勋的封地被严格限制,名下的田亩也都被一一发还百姓,兑换与交趾道。

    皇室对淮右终究还是宽容的多一些。

    只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新政之下,淮右各家,多少还是会生出忧虑。

    朱允熥目光扫过在场的淮右功勋,他清楚自己这一遭奉旨出京,前来凤阳,在这些人看来是代表着老爷子的意志。

    而事实上,自己也确实代表了老爷子。

    信国夫人满是哀容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的笑容,冲着另一头的老四汤燮看了一眼。

    汤燮立马拱手上前:“臣等自当不忘皇恩,勤于武事,细心教导家中子弟,时刻谨记为国效力,为我皇尽忠。”

    在场魏国公、开国公、曹国公、卫国公、宋国公各家的人,也都纷纷再次附和,表达忠心。

    望着前头街道尽头已经是要到信国公府。

    朱允熥忽的开口道:“京中讲武堂如今便有不少武生,是出自我淮右之地。孤这一次奉旨,亦要继续北上,若是各家有适龄的儿郎,皆可披甲带刀,随行北上。”

    淮右是把刀,是一把必须要紧紧的抓在大明皇室手中的刀。

    既然如今淮右一系已经明白,如何才能真的与国同休,朱允熥不介意多给他们一些机会,让这份合作能够更紧密一些。

    信国夫人胡氏脸上立马露出欣喜。

    各家接驾的人,也都面有喜色。

    谁不知道皇太孙是陛下和太子亲定合意的国家储君。

    而太孙本就有着淮右的血液,天然和淮右亲近。

    不论是太孙的母族还是妻族,可都是淮右一系啊!

    如今能带上各家适龄儿郎北上,这便是给了一份功劳。

    倒是惹得中都留守司和凤阳府的官员们,双眼露出一阵的羡艳之色。这份恩典,可不是常人能够得到的,也只有淮右一系才有这等资格和殊荣。

    羡慕不来。

    中都留守司和凤阳府的人,生出一丝羡慕的情愫。

    前头。

    人们也终于是到了信国公府。

    入目,皆是素缟。

    汤家的仆役们,从外跪到了里面。

    朱允熥作为朝廷的代表,奉旨前来中都祭奠信国公汤和,自是要到灵前执礼的。

    汤府也早就安排好了一切。

    “殿下不必跪礼,此于礼不合。”

    到了汤府前厅灵前,众人分位而站,汤燮在一旁看着皇太孙欲要以跪礼祭奠,赶忙挪动脚步到了其身后,小声开口劝阻。

    朱允熥摇摇头:“信国公乃开国功臣,与陛下亲如兄弟,更是太孙妃的娘家母族,孤该要行此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