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633节(1 / 2)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1810 字 5个月前

高仰止不由的摇了摇头。

    洪武新政不能被攻讦,河道总督衙门也不能裁撤,潘德善更不能出事。

    身为内阁大臣。

    高仰止很清楚,皇家的心思是怎样的。

    再一次看了眼跪在太孙面前的潘德善,高仰止轻咳一声,目光扫向在场官员。

    “若是黄河里当真有龙王爷,那也该是庇佑我中原大河安澜的。

    然而却还是出了事,便说明就算是有那所谓龙王爷,也该是一条逆龙恶龙!

    古有前唐梦中斩龙事,若我朝当真生出恶龙,自会有朝中钦差再行斩龙一事!”

    即便高仰止很年轻,年轻到远比在场不少官员都要年轻。

    但身为内阁大臣,帝国最年轻的内阁大臣。

    他的前途和未来的权柄,每个人都心知肚明,清清楚楚。

    而他作为此次跟随太孙北巡的百官魁首,他的话再更多的时候,也同样是代表着太孙的意志。

    有人躬身插手作揖。

    当所有人都弯下腰后,河堤上传来一道齐声。

    “阁老高见!”

    高仰止微微偏头,看向沉默着的皇太孙,而后冷声道:“查!查用料,查用工,查一切可以查的。叫河南道三司的人回来,河南府因谣言出了民乱,他们平定不了人心,就让朝廷兵马过去!”

    他一说完,当即就有随行的兵部官员开口:“启禀高阁,凉国公麾下的兵马,正由景川侯等人统领,赶往河南府。凉国公先前,已经亲自赶赴河南府。”

    北巡这边的官员自然是知道的更多。

    但是在场的河道总督衙门和河南道的官员,却是齐齐一震。

    太孙这么快就要动用朝廷的兵马了吗。

    速度如此之快,难道是在进入河南道听闻了谣言之后,就已经开始布置调动兵马了。

    人人心中存疑。

    “调平阳卫、宁山卫、潞州卫南下怀庆府,交由东川侯胡海统御。调太原左卫、太原右卫、太原前卫屯驻平阳府蒲州城,交由鹤庆侯张翼统御。”

    许久未曾开口的朱允熥,平静开口。

    众人顿时一震,连带着高仰止也不由侧目看了过来。

    虽然山西道地处北地,前面就是关外,因此朝廷设立屯驻了众多卫所。

    可是若将设于大同府的山西行都司剔除在外。山西道境内,也不过只有四万多的兵马。

    三府及太原三卫,合共六卫兵马抽调南下,这就几乎是去掉了山西道境内半数的卫所兵马了。

    高仰止目光微微一缩,他这才反应过来,这里大概是涉及到那一桩事情了。

    而如今河南道出现的谣言,竟然是个再好不过的理由和借口。

    朱允熥转过身,背对着众人,重新面朝黄河。

    “查吧,让锦衣卫去查。在查清之前,无论河南道三司,还是河道总督衙门,其官属皆戴罪当差,停俸。”

    朱允熥的目光从河面上抬起,看向了对岸西北方向。

    那边是河南道卫辉府,而卫辉府过去便是山西道。

    太孙已经发话了。

    在场没有人敢出声反对。

    依照当初皇帝陛下的旨意,只要太孙离京,他所在的地方,所有的一切都将以他的太孙教令为准。

    地方上,无论是文武诸事,还是百官奖惩,皆由太孙一言而决。

    太孙要动用山西道六卫兵马,且并非是大同府那边山西行都司治下的卫所兵马,自然算不得什么大事,亦可调动。

    “随孤走走吧。”

    朱允熥看向还跪在地上的潘德善一眼,随后又扫向身后的高仰止,便自行背着手沿着河堤往上游走去。

    高仰止会意,见潘德善似是没有听见,便上前俯身将其拉起。

    “河道上的事情,总会查明的,潘尚书不必将罪责归咎到自己一人之身。”

    潘德善张张嘴:“下官……”

    高仰止立马摇头:“潘总督不必多言,你只需知晓,河道上的事情,不单单只是影响河南道两岸百姓。莫要让殿下久等,殿下恐怕还有些话是要与总督交代的。”

    说着话,高仰止便拉着潘德善往前赶。

    其余的官员们,则是驻步原地。

    北巡的官员中,也已经有户部、工部、都察院的官员,前来与河道总督衙门的官员对接诸事。

    朱允熥背着手走在河堤上,目光注视着前方。

    尽管兰阳县三义乡这一段当初的决口已经被堵上,且进行了修建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