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命運自己決定(2 / 2)

NO 小 三 李廖潘子 2283 字 5个月前

透過好友幫忙能來巴黎學語言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大幸運,不可思議,第二次的好運再度發生。經由 的協助,我真的進入米蘭公立大學的服裝設計系研究所,而且還申請到一分學校給亞洲學生的獎學金,讓我安心讀完3年。之後我又申請到馬蘭戈尼時裝與設計學院的研究所,專攻新娘禮服設計的ㄧ年課程。畢業後在學校的推薦之下到ㄧ家國際手做新娘禮服公司在新加坡的分店工作了ㄧ年半。半年前我申請留職停薪半年,回到臺灣台北和 結婚,附上我和她的結婚照,左邊的是我。

信紙右下方有一張倆個身著新娘服的女性同坐在一張豪華大床上手牽手的彩色照片。難道說 去了義大利留學之後便成〝女同志〞?我心裡疑惑者。趕緊繼續看下去。

妳ㄧ定會疑惑我怎麼出國之後從異性戀者便成女同志了?我是到巴黎讀語言學校時ㄧ位南美洲女孩子追求我,倆人交往感覺不錯。後來到米蘭讀書,ㄧ位同校義大利男孩追求我,也交往了ㄧ年。歐洲的生活環境比臺灣自由,尤其在情感方面,經由這兩次異國戀我發現愛情和性別無關,而是對方給我的感覺適合與否。當然妳會想到那性關係呢?和同性做愛時她有很多種方式能讓我達到高潮,所以也沒問題,甚至比和男性做還溫柔,更知道我的敏感地帶。

和 交往讓我才明瞭〝性別是社會建構出來的〞,異性戀者、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無性別這些名詞都只是社會規範之下建構出來的。

當我和義大利男友平和分手之後, 因公務來米蘭出差與我聯絡,她忙完工作之後我帶她到義大利南部旅行三天,倆人相處很融洽。旅行結束送她搭機回臺灣時,她向我告白說很喜歡我,我說可以試試看。我們約好用視訊談遠距離戀愛,每半年約去ㄧ個國家旅行ㄧ星期。前面我談到 都說〝她〞,因為我見到的 都是穿女裝。然而半年後我們約在巴里島霧布相聚時,我見到的 卻是穿男裝。這幾年在國外服裝設計界、藝術界已經見識過很多ㄧ般人會覺得怪異的藝術人了,所以見到 著男裝也不會太驚訝。不過到了夜晚的〝她/他〞可就讓我驚訝到不行。做愛時,我發現之前著女裝有著性感豐胸的 ,她的胸部其實是小而巧,幾乎是平胸,我不解的問,她說那是穿魔術胸罩,所以有乳溝。接著讓我幾乎說不出話來, ,他有著堅挺的男性生殖器。

做完愛, 我問 對性別如何認同?他說沒有單ㄧ認同,因為身體有自己的認同。從小他就知道自己是男生,不過外出時很喜歡穿女生的衣服,要媽媽幫他打扮的漂漂亮亮。很幸運父母都是臺灣知名的教授文學家,對於他的特殊要求也沒拒絕,外人都以為他父母生了ㄧ個可愛的女孩。到了要進國小就學時,父母擔心他進入學校體制會受到歧視,為了讓他自在成長,父母幫他辦理在家自學。一直到大學他考進建築系,並改了ㄧ個中性的名字,父母才安心地讓他著女裝去上學。在青少年時,父母曾經問過他想不想變性為女孩,他很確定不要,因為他知道自己是男生,只是外出時喜歡穿得像女生一樣漂亮。研究所到美國紐約讀書,老師、同學完全沒人鳥他著女裝或男裝,而且在建築系所常要作模型,也沒機會穿性感的女裝,大都是恤和牛仔褲,只有夜生活時他才有機會穿性感的女裝出現,大家都接受。留學完回國進入建築師事務所工作,白天有比較多的機會穿自己喜愛的正式性感女裝。

我很好奇他的戀愛對象是男還是女?他說大部分是會被喜愛的女性吸引,但是有時候穿女裝時也會和喜歡他的型男搞曖昧。他說自從工作之後,出國去旅行放鬆的時候反而喜歡穿男裝,所以有一次在法國旅行就和ㄧ位法國男同志談了一場露水鴛鴦。他的情感路並不順遂,他交往過幾個台灣女孩,無法長久,因為她們無法真心接受他/她這種時男時女的身分,即使男同志也無法接受他。不過他並不悲觀,知道真愛的那個人一定會出現。他說在威尼斯認識我時,有種對的感覺,但是擔心我不接受他,遲遲未表白。一直到我帶他去南義大利旅行知道我有異性戀也有同性戀的經歷,他才決定向我表白。經過半年遠距離視訊交流,感覺和我很適合,決定巴里島之旅時要將最真實的自己呈現給我看;不過,他心裡很害怕我會被嚇著。

我當然沒被他/她嚇跑。我很喜歡這種剛柔並濟、陰陽融合的〝他/她〞。所以我們持續交往,相互了解。談了四年半的戀愛,終於結婚了。他想要結婚時美美的,所以婚禮時,我們倆人都穿上我自己設計的新娘服。

從 身上我明瞭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都只是社會道德規範之下建構出來的名詞;如同妳以前說的〝小三、小王〞是社會倫理的汙名化名詞。

感謝當年妳對我的付出與關懷。下個月我要復職前往中國上海分店工作,將成為一位跨海工作的已婚女性,這會是另一種新生活。我會好好珍惜目前的人生。也祝福妳創作更多小說,為女性生活增添色彩。

永遠感激妳的 敬上

放下信紙,喝口花茶。想著, ,幾年前還是一位痛不欲生的〝小三〞,如今走出自己精彩豐富的人生,還遇見一位如此特殊又傑出的人生伴侶。真心為她高興。

我覺得 將她伴侶 的故事說給我知道應該是別有用心的,是希望我能將她/他們的故事創作成小說,讓更多人知道真實的情感世界是很多元寬廣的,不要只用社會建構的單一親密關係來評價別人,更不要以此設限自己的情感發展。

我期許自己未來能以 和 的故事為基底寫一部小說,讓被困在社會道德價值的感情黑淵中的人看見另一種多元情感的曙光,找到屬於自己生命情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