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科举日常 第72节(2 / 2)

勉强科举日常 不懂云 2104 字 5个月前

会试与乡试考得内容大抵相同,也是三场,每场三天,只是经受的天气考验不同。

北方的农历二月还不太暖和,时常有倒春寒光顾。

方瑜在备考时就侧重了御寒的方面,衣服多套几层,选好穿脱的款式,省得入场检查时费劲。

在吃食方面,糖块和参片依旧占据大半江山。除此之外,生姜也带得很足,还有调料猪油块。

冷天必须要喝热汤,方瑜就让人拿葱白、姜丝、胡椒、花椒、酱油和盐炒香,然后凝结成块,带入考场。

会试依旧是那个憋挺的感觉,能小号不能大号。不过还好,方瑜这次分到的考舍很正常,并不挨着臭号。

方瑜在喝热汤热茶、答题写卷和起身蹦跳跺脚之间无限循环。

一直熬过九天,累得不行。

冯晋也是参加这次会试,他比方瑜还要狼狈一些,平时运动锻炼得不够,现在冻得是乌头土脸,大鼻涕拉撒。

冯家对此很有经验,早就备好了药,回来后就跟两人灌上一碗,然后就是大被捂着灌姜汤。

就在京城会试考完那天晚上,冯婉忍受着疼痛和孤独,平安产下次女。 冯骞这个老父亲依旧守在外面,并且第一个抱了抱小外孙女。

方老太太心里失望透顶,看着梁珍珍怀里抱的大胖小子很是眼馋。

可惜不能给她大孙子纳妾,唉!

老太太心里叹息着,头一次体会到娶一个高门媳妇的不便之处。

等休息好后,冯婉搂着小女儿,心中欢喜的同时也有了一丝愁绪,毕竟方家是千亩地里只有一株苗的人家,她这个做媳妇的确实有责任多生几个男丁。

陪嫁丫鬟雪梅很机灵,她宽慰自家小姐:“咱们姑爷不在这里,要不然现在肯定很高兴,姑爷最喜欢女儿了。”

“那是自然的了。”提到丈夫,冯婉就甜蜜地笑起来:“我知道夫君他是真不在乎这些的,只是为了他家里人,我也要多考虑一些。哎,也不知道夫君现在怎样了,算起来也应该考完试了,只希望各路神仙都保佑夫君。”

十多天后,方瑜收到妻子的来信,这才得知他又多了一个女儿。

方瑜很高兴,连忙提笔回信,又是各种关心辛苦生产的妻子,还给小女儿取好了名字,叫方佑成。

作者有话说:

小鱼这次能不能考上呢?好好奇哦,嘻嘻!

第112章 金榜题名时

等结果的过程都是很煎熬的。

方瑜恨不得每天晚上都会做上两个内容完全相反的梦境, 弄得他心里一会儿激动不已,一会儿失落无比,好悬没落下“心脏做过山车后遗症”。

太阳出来时, 方瑜就很理性且正常。每日里练字吟诗, 偶尔感觉上来了还会即兴赋诗, 没事就给家里寄信,几乎天天画画,端得是一派文人风流。

这就很对冯晋的胃口了,毕竟他是个中年文艺略有油腻的男人。

冯晋爱带着小舅子出去以文会友,通俗地讲, 就是半文言版本的喝酒侃大山。

方瑜这时心里正慌着,不乐意自己一个人待着瞎想, 就很乐意跟着大舅哥出去交际。

冯晋也算靠谱, 他来往的人家都是京城里那种规矩的小官人家,平时都很少出去喝花酒的,毕竟天子脚下权贵无数, 出去了也要小心,哪有自己家里舒服自在。

而且还死贵, 他们虽然不差钱, 可家里条件也不大富裕。

所以,冯晋的圈子大都是轮流在各家请客吃酒, 既经济又实惠,比外面也差不了多少, 就算是想听小曲儿, 不是还有家里的姬妾献艺的嘛。

方瑜仪表堂堂, 年轻风趣, 举止得宜, 是冯晋的内弟,又是解元,这个圈子里的人很快地就接受了他。

方瑜就这么地混过了一个多月。

是的,一个多月。

京城的会试就是这么的有排场,判卷子十分郑重,需要经过层层审查,每张卷子都要有数个饱学之士进行批阅,然后才能确定最终成绩。

到了三月末,京城贡院大门初的金榜贴出。

这天,方瑜和冯晋相携而出,到地方时天还没亮呢。

金榜也还没张贴出来。

“不会不是今天出榜吧,是不是咱俩太着急记错了啊?”方瑜擦着头上的汗,新丝帕已经半湿。

冯晋也是浑身冒汗,他用外衫的大袖子随便划拉两下,这时也不在意什么文人风度了。 “不会吧,你嫂子也说是今天,还有这人多多啊,肯定是今天吧。”

这时,几个宣北的考生看到方瑜在这边就都凑了过来,心不在焉还要寒暄着:“方解元,冯举人,你们也来啦。”

方瑜回了一礼,连忙问:“是今天出榜,没错吧?”

“是今天,应该没错。”那几个考生七嘴八舌道。

等到天大亮时,那几个奉命来张贴金榜的衙役才在壮硕的兵丁护卫下慢悠悠地走来。

等着看榜的举人老爷和他们的家人一窝蜂地都涌上前去,比菜市场抢菜的大爷大妈们还没素质。要不是官兵们拉手围出了个人墙,说不准这金榜就被谁给抢飞了。

第一张贴完,方瑜立刻就在第一列上看到了“方瑜”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