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山里的要涩一点,”孙桂芳一手摸着肚子,一手撑起身体,背靠着墙,看着孙母在那忙来忙去,“妈,没啥可收拾的,坐一会儿吧。”
他们县里的房子上个月的时候,那一家三口刚好退租,他们做了几年的早餐生意,现在已经在刚起来的大楼里买了房子,还租了铺子卖早饭呢。
杨继西这会儿在房子那边炖鸡。
早在前年,房子就给通了窗户,安上了玻璃窗,家里也没啥坏了的,后院还种着点小菜,哪里都干干净净,可见人家住在这这么多年,十分爱护房子。
杨继西炖好鸡后,便关了炉子装好,连忙赶到医院,见孙桂芳挺着个大肚子,站在走廊和另外几个孕妇说话,杨继西笑了笑上前:“喝鸡汤?”
“喝吧,”孙桂芳眉头微皱,这会儿还在宫缩呢,“今儿晚上可能要生,喝点有力气。”
其中和她说话的一个孕妇,这是第一次生,闻言小声道:“要这么久啊?”
“没啥,看个人身体情况,有些人一进去就生了。”另一个孕妇见她害怕,赶忙道。
孙桂芳也点头:“我头胎生得也快,没受啥苦,你别怕啊。”
听她们这么说,这人才不那么紧张了,见孙桂芳被杨继西扶着进房,她还笑着跟旁边那人说悄悄话。 “他们的感情可真好。”
“可不,第一个孩子都快十岁了,还这么黏糊。”
如孙桂芳所料,当天晚上八点,她就被推进了产房,杨继西满脸汗地握住她的手:“好好的啊,生了这个我就去结扎。”
孙桂芳被他逗笑了,倒是旁边的护士闻言直点头:“你这思想好,其实男性结扎比女性戴环好太多了。”
计划生育的政策虽然还没有完全实行,可已经放出风声了。
好些农村妇女年纪大了的,就会在公社的劝说下,去卫生院上环啥的。
因为孙桂芳有了身孕,所以他们家没有说这个,杨继西更是表示不能让孙桂芳戴环,他结扎就是了。
杨二奶奶和杨二爷爷听他解释了一番结扎的意思和作用后,想着反正家里又要添一个孩子,两个娃也足够了,对杨继西的决定表示理解与支持。
特别是杨二奶奶,还拿这个问题问杨二爷爷:“要是咱们年轻的时候需要上这个东西,你是让我上,还是你和继西一样选择去结扎?”
杨二爷爷二话不说就选了第二个,结果杨二奶奶还是不满:“你要是敢去啊,你那老爹老娘怕是要把我撕了!”
不说以前,就说现在,她也没听说哪家的汉子怕自家媳妇儿受苦,跑去结扎的。
继西是头一个!
杨继西和孙母在产房外面走来走去,谁也没说话,可谁都很紧张。
有时候产房门开了,杨继西和孙母赶紧冲上去,结果只是人家护士出来拿点东西啥的。
快十点的时候,孙桂芳和孩子被推了出来,小孩子皱巴巴、红彤彤的一团,孙桂芳精神也不错,只是头发有些湿,一看就是汗水给弄湿的。
“辛苦了。”杨继西俯下身吻了吻她的额头,看得旁人脸一红,他们倒是大大方方的。
“如你所愿,是个闺女。”孙桂芳笑道。
杨继西小心翼翼地摸了摸这个上辈子没出现的小家伙,结果刚碰上对方的小脸,小家伙就哇哇大哭起来。
“肯定是饿了。”孙母赶紧抱起孩子,孙桂芳让杨继西推快点,进了房间就给孩子喂奶。
“奶水足,这孩子不用喝羊奶。”喂了孩子后,孙桂芳对孙母道。
之前担心奶水不够,还纠结了很久孩子喝羊奶的话得选啥样的牌子,结果现在看来担心是多余的。
“那就好,来,这还有鲫鱼汤,是继西后面提过来的,别说,这盒子保温效果还真不错。”孙母笑着拿出勺子,让孙桂芳喝汤。
杨继西则是回家煮了四十多个饺子,还有六个糖鸡蛋送过来。
“妈,您也吃点,我煮得多。”杨继西把筷子给孙母,这么多饺子呢,孙桂芳一个人可吃不完。
她这会儿正在吃糖鸡蛋:“太多了,我吃不完。”
六个呢。
“吃不完我再吃,你先吃,”抱着小闺女的杨继西心里软乎乎的,“这小家伙,脾气还挺大。”
“在肚子里的时候就是个毛躁性子。”孙桂芳笑道。
“可别吵着她睡觉,不然哭得可厉害了。”孙母小声道。
结果隔壁一小孩忽然哭了起来,接着另外几个房间的孩子也跟着哭,杨继西顿感不妙,下一刻便见原本睡着的小闺女瘪了瘪小嘴,大哭起来。 那声音实在是刺耳,杨继西哭笑不得地抱着哄,可这小家伙就像是要和那几个孩子比高低一样,哭到了最后才罢休。
“脾气这么大,还是取个软乎点的小名吧,”之前就定了几个小名,等着孩子出生后再选呢,孙桂芳想了想说,“就叫团团吧,软软团团。”
“那不得养成包子性子啊?”杨继西有些不乐意。
“有你这么护短的爸爸,她能成包子性子?”孙桂芳笑骂道。
杨继西一想也对:“那就叫团团,团团,好好睡觉,可不能闹啊。”
团团偏了偏头,伸展了一下小脚,似乎并不想理会他。
见她又睡了,杨继西和孙母的动作都尽量轻一点,晚上杨继西陪床,孙母回家休息。
张姨他们第二天早上和孙母一道过来看孙桂芳和孩子。
“我还想着第二天生呢,”张姨笑看着小家伙,“结果这么着急,昨儿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