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出阵和不出阵者,还是有区别的,出阵的再乘以1。2的系数,而没出阵的就会少些,还要乘以0。8的系数。
和以前的奖金相比是寒碜了些,但是形势不同了,许多东西已经不再是草根运作,一切都要正规起来。
前阵子就是因为奖金大不如前了,一些元老兵就不在满足,于是在郓城出现了许多的乱子,自己做生意的有了,收黑钱吃喝卡拿的有了,各种牛鬼蛇神都有了。
那些人他们的确是精锐也是元老,然而那事上他们错了,对待他们高方平有感情,却没打算放纵,第一时间就清理出了队伍。杀住了那股不良的风气。
世界少了谁都一样转。高方平的这个说法,正在被永乐军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包括史文恭在内,他那么大的官,却只能拿普通士兵的三部,却是他也不敢有不满。因为以高方平的猥琐是不会妥协的,这个永乐军统制老史不做,想做也能做好的人真有一大把。这是事实,不以他史文恭的意志为转移。譬如西北的刘光世,麾下韩世忠,京城的毕世静,可以替代的人多的要不完。
最早跟随高方平的徐宁,目下官已经很大,也不在身边了。徐宁目下是捧日军左厢的副都统制,很是牛逼了。
那个家伙是最早了解高方平练军思路的人,这方面吃的最透彻的家伙。所以他始终在从事更重要的工作,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捧日军左厢。
捧日军乃是大宋最高贵的部队这个毫无疑问,装备、体格等等方面都无问题。连身高都是非常统一,属于宋人之中顶尖的。所以捧日军唯一缺少的东西就是士气,纪律,以及思想问题。而这方面徐宁正在高俅的支持下努力着。
当然捧日军不是永乐军,整体的大环境是烂的,不可能管到永乐军的素质。但是管了,总比不管的好些。若是徐宁不负众望,做出了一些效果,那么短期内发生国战的话,捧日军左厢调上前线,永乐军打散进驻指挥,磨合些许时日,基本就是能用的主战力量了。
吃空饷喝兵血的问题存在,就不可能出现真正有信仰的精锐。但是这个问题除非高方平上台变法,否则没办法。
高俅老爹现在的家底,已经无需喝兵血吃空饷了。但是正如高方平的理论,老高的地位声望权利,是依靠放纵手下军官获得的,所以他根本管不住这个问题,强行做他只有下台一条路。
然而事实上目下高俅不能下台,否则高方平会第一时间遇到更多的难题。各种装逼,军事业务上的一些东西,就能被殿前司卡死了。
是的,高方平的永乐军依旧算是禁军编制,就隶属于殿前司。
殿前司不是高方平的领导,却是史文恭的领导。原则上高方平是知军,决定了永乐军的军令,决定他们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但是装备,内务等等军事问题,理论上高方平不能过问。只有高俅可以过问。
所以一但没有了高俅在上面放水,很多东西就变得更加复杂化了。
没办法,大宋就这德行,管理军队非常的严格保守,近乎到了阉割军队的地步……
第368章妈的糟糕了
高方平继续留在北1京,等候着东京方面的团队过来办理钱庄起步的事宜。
某个时候人倒是来了,同时也带来了京城方面高俅老爹的家书。这次的家书更像是朝廷文报:江州通判黄文炳遇害——消息震动朝野!
看到之后高方平色变,妈的这还这是足够劲爆的消息。
那个绰号黄蜂刺的黄文炳,其实没有《水浒》里那么不堪,老黄也是个大员,而不是小虾米。
通判这个职位,简单说就是州长的副手,但是官位不比州长低,是平级的,属于朝廷派去监督知州的一个职位。通判和知州的互动,有点像是前些日子高方平和裴炎成的互动。主政的确是知州,但是大事上没有通判签字,政令就不生效。
另外通判还有二次判定权,也就是说在小事上,虽然不需要通判签字,知州签发了就是政令,但是政令要生效则有个前提是通判不反对。
所以原则上,通判虽然不能主张一州的政令,但是他可以否决知州的政令。是的,通判就有这么牛,大宋的体制里,原则上知州是皇帝的守臣,派去守望地方的,而通判则是宰相派去监督政务官、代替朝廷行驶“二次判定权”的监察性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