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节(1 / 2)

以孩子妇女群体为主的百姓们、打算跟随呐喊的时候,骑在马上的高方平微微抬手,打住了大家的说话。

时至今日的高方平威严是巅峰了,这一抬手,场面静得落针可闻。

却还是有一个比较小的萝莉,头发很枯黄的营养不良模样,跑了出来站在高方平的大马前,仰着头问:“相爷最终会把那些强盗都打死,给俺家爹和爷爷报仇的对吧?”

后方的人,也纷纷握紧了拳头,怀着期待的神色。

其实这些人就是当初依照高方平的战略,最先撤离下来的百姓。

那离经叛道的战略指令下达后,鉴于高方平以往太狠,刘延庆不敢违抗,于是很快在战区,尽量的把百姓撤离大后方,以避免他们遭受战火的糟蹋。

然而命令仅仅是个命令。不可能真的完美撤离了,刘延庆当时根本没能力在长城顶太久时间,战略撤退指令颁布后效果不大。

其实愿意逃的人,早在开战时候,百姓们自己就会撤离去后方了。但大部分的西北民众很穷,没什么东西,唯一有的就是田里的粮食,以及破屋里那少量的家具,总之各种情况都有,但他们大多见惯了战火,西夏人屠杀边民的先例虽然有,但是也不算多。

所以那种情况下,许多人不愿意放弃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东西离开,于是撤离的主体就变为了年轻妇女以及孩子。

这两个群体是刘延庆的铁令,必须撤离,而战区的父母官们也支持这个决定。因为这两个群体是战争的最大受害群体,肯定会损失的。壮年劳力问题不大,西夏人一般的政策是把他们充作民夫帮助送粮或者修建攻势。

老人也问题不大,一般没威胁的人就放着不管。但在占领区内,戾气再不重的敌军,祸害年轻妇女几乎是肯定的,在后世的文明军队里也都会大肆发生。

至于孩子则是西夏人最喜欢抢的东西,他们需要奴隶,需要人口,抢回西夏去真可以卖钱的。

那些文官集团父母官们,大多数当然支持高方平的撤离命令,因为一但妇女孩子撤离,父母官也就可以跟随撤离,这就不算逃亡,是参与带领撤离民众。

然而类似岳文那样拒绝撤离的老顽固,在大宋虽然比例不大,却是真有的,当年的时文涛就那样。那些家伙他一但不撤离,也能下令百姓禁止离开,就高方平都管不了他们,因为高方平只有西北的军权和财权,民权和司法权仍旧握在各地父母官手里。他们只要不高兴,就可以不鸟高方平。

所以西北战事的第一个惨烈典型出现了,岳文老爷拒绝了刘延庆的撤离建议,没有军队又咋地,他率领差人和民众以及家丁驻守城头,螳臂当车,最终破城之际,老家伙杀伐决断的,先杀了自己的家眷,不让他们遭遇蛮子虐待,然后自杀殉国。

到现在为止高方平都在头疼岳文的问题,他既是一个忠诚的国士,又是一个顽固不化的超级大蠢蛋,可怜了他治下的许多百姓了。

想着这些,高方平翻身下马蹲下来,伸手给这个头发枯黄的丫头擦去眼泪和鼻涕。

小丫头不服气的又问:“相爷没有回答小民女呢,您会打死那些强盗,给俺爹和爷爷报仇的对吧?”

“我会的。另外不要悲观,你爹爹他们未必会死。在冬季来临前,本府尽量把西夏强盗全歼于境内,然后带领大家想办法过冬,想办法重建家园。”高方平道:“但是若无意外,河中府将很快面临大战,需要大家配合帮忙,你会尽力吗?”

“我会打战。”小丫头握紧拳头道。

“不要你打战,需要你听吩咐,帮助本府稳定民心,参与运输物资。”高方平给她小屁股上一掌,让她去了。

听说战火很快会烧到河中府,张威意知府也不敢装逼了,跳着跳着的开始驱散百姓让他们回城准备,知府大人也跟着去安排了。

察哥部主力仍旧三十万以上,张知府当然害怕,于是他现在效率当然就高了……

河中府主城已正式进入战争状态,所有粮食物资充公,不论他是谁。除了银钱和财产不动他们的,全部能吃的东西充作战略物资,严格实行战时配给制。

临阵磨枪又咋地,全部能动的女性和孩子,及时跟随战地医护团队学习医疗救助措施。全部十四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人临时编入军号,作为辅兵,他们的训练内容是列阵,目的是让他们会听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