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节(1 / 2)

对此萧的里底也是认可的,于是把那封信亲手交给梁红英道:“已然已经确认了,红英你亲自带我亲卫营骑兵,昼夜兼程、火速赶往宋辽边境,把这封证明高方平还活着的信,交给宋军做主的人。以避免宋辽局势进一步恶化。剩下的事都是次要的,本相自会处理好。”

梁红英答应了,又问道:“相公他一日不进上京,他就一日面临危险,萧相您会处理的吧?”

老萧笑道:“你只管送信就行,其他本相自有安排。”

于是梁红英带着人马急速离开了。

静止下来后,老萧始终态度暧昧的看着文章,时而又看看辽国的皇城使耶律元,只是眯着眼睛不说话。

文章烂命一条的态势,没心没肺的跪着,毫不在意。

而耶律元越来越慌张了。他知道老萧是个难忽悠的人。想必,老萧很难信任耶律元和文章联手扯的犊子。

对于事件的始末,文章不信任萧的里底,没交底。其他自李贤耀处缴获的信函都被文章藏起来了,那些东西不能轻易浮出水面。所以文章只呈交了其中一封信,就是高方平的亲笔信,用于避免战争。

耶律元尴尬的在于,他知道李贤耀他们的一些猫腻,既然李贤耀会留下这么重要的信函,很可能这是他李贤耀的一个嗜好,于是大可能不止有这个猛料存在,还有其他的重量级大料被文章掌握了,那些是什么耶律元不清楚。现在都捏在了文章手里。

最尴尬的在于,耶律元不能承认是文章朋友。文章也不能承认是宋国来的特务。

在萧的里底的层面是不接受这些的。这些事肯定要瞒着当权者,当权者只会隐隐约约的制度这个模式存在,却不会知道细节。

然后任何一个当权者其实都不会喜欢这些人,不论他们是来自宋国的还是辽国的。因为说白了在官僚层面上,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百官见闻录》的存在,那会带来政治的大乱。但恰好,天下是这群人最能整理出****来。

换任何一个宰相都讨厌这些情报机构,却又离不开他们。

说白了,相权某种程度上是和皇权冲突的,皇家情报机构一但被放纵过大,也就形成了后来的锦衣卫和东厂了。没有任何一个宰相会希望出现锦衣卫和东厂,不论宰相是否对皇家忠心都不会接受这种机构的。

基于这些问题,现在耶律元想死的心都有了,其实从介入开始,耶律元就知道很可能被文章给害死了。耶律元必须装作不知道萧合鲁等人的猫腻,哪怕他们是萧的里底的政敌都不行。

否则萧的里底会因忌讳《百官见闻录》这种可能,把太负责的特务头子消失掉。因为萧的里底会想啊,你今天有可能挖萧合鲁的料,明天就有可能把我老萧的料也挖出来,怎么能有这么负责的人呢。

隐瞒萧合鲁等人的料的同时,还要隐瞒好文章的身份。因为耶律元和文章接触太多,在秘密也有可能被挖出来。如果文章是宋国间谍、却又和耶律元是朋友。正好老萧忌讳耶律元这种人,一个卖国的帽子扣下来也就脑袋搬家了。

但其实这类事在情报圈太正常了,是一种潜规则。只是说这些东西也不能上政客的台面,哪怕宋辽是盟国、哪怕其实萧的里底的剿匪功绩,就来自于耶律元和文章的朋友关系,也是不能接受的。

耶律元和文章的担心,其实也是萧的里底的担心。

老萧不怀好意的看着文章许久,忽然开声说话了:“你说你只是一个汉地过来上京混生活的人?”

“大人说的是,小人的确是这样的。”文章一副地痞混混的造型道。

萧的里底注视他片刻道:“当老夫好忽悠吗,一般人,一般心态,不会想到要对那种级别商号动手,你为何会带着一群毛贼,忽然对混元商号起了歹心,还意外获知了一封重要函件?”

“回大人话,小人是……一时贪财蒙了心,恶向胆边生。我是个狠人。”文章道。

“你这不叫恶向胆边生。”萧的里底冷冷道,“据老夫所知,你们的作为不是一般贼人,此番兵不刃血,混元商号一个人没死就被你们得手了?这你作何解释。另外,如此重要的函件必然是小心收藏的。搜括到财物的同时你们不立即撤退,还专门找到了这封信,说说你当时的想法给老夫听。”

文章道:“做贼有做贼的规矩,作为妙门中人,小人对这些机关暗格什么的最有心得。偶然发现墙砖异常,我觉得既然藏在暗格里的东西必然更值钱,于是冒了更大风险,耽搁了时间,却不料只是找到了一封信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