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2 / 2)

郁秀才 予乔 2901 字 5个月前

竹,自古便是文人墨客们最喜的高洁之物,寓意坚韧不屈,节节高升,在府学中,读完三年后下场落榜者,依然可以回府学就读,只是袖口就变成了无竹,代表不是学子身份,而是以一个秀才的身份来研习讨论的了。

当然学子也并非是要在府学读满三年,若是自觉学识足够经验,能应付下一场科举,也可以提前离开府学。

府学的先生们大都是举人身份,而他们教导的主要内容,依然是以四书五经为主,至于其他书籍,则需要学子自己去藏书阁借阅,在秀才步往举人的路上,所要经历的必然是比秀才之前更艰难数倍,四书五经对于每个考上秀才的人来说,都是能倒背如流的,但要把它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则非常艰难,而最难的在于,除了四书五经,乡试时占比重的还有从数千本甚至数万本中筛选出的其中一项,一页,一句话等等。

若说院试是考学子对四书五经是否倒背如流,那乡试就是测试学子的知识够不够渊博,够不够得上一个满腹诗华。

郁桂舟是第一次听人讲解四书五经,前头的先生从大学开始一一给下首的学子们逐句的讲解,每个能过乡试的举子都是万中无一的,他们有自己的一番见解,郁桂舟在来渝州之前,郁言曾让他好生听听府学的先生们讲读经义,一个先生有一种自己的解法,数个先生有数种解法,这里边都代表着他们走过的路,挑过的灯,吃过的苦,把先生们的经义融入自己的,那样对经义才会自成一体,变成自己的。

于是,上位的付举人就见到下列所有学子都坐得笔直,负着手听他讲解,唯有边上一人,垂着头拿着笔一直写个不停。

付举人皱了皱眉,只是也没说什么,继续给学子们讲解了几章,直到一堂课完。待其余的学子鱼贯从入的走出去后,郁桂舟这才停了笔,把方才先生将的经义都记录了下来。

接下来,郁桂舟又带着纸笔在其他先生处重复复制。

接连三日,付举人都观察到同一个学子会在堂上不停的做笔记,连头都不曾抬一下,终于,在课后,他叫住了那位正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的学子“那位学子,请等一等”

抬脚的郁桂舟下意识的左看右看,见整间房里只有他一个,顿时缩回了脚,恭敬的给先生施了一礼“先生可是叫我?”

付举人招呼他“来,坐下说话” “是”郁桂舟只约微犹豫就顺从的坐在了付举人下边,两手交握在胸前“不知先生找我可有何事?”

付举人在他身旁的白纸上划过,见上头密密麻麻是抄写的笔录,脸色稍好几分,还是说道“我见你在堂上一直在动笔并未停过,你可知这经义在讲解时,偶有一瞬的恍然大悟,只顾着抄录是没用的,还是得当场融汇贯通方为妥当”

付举人就差没说,你这样死记硬背是错的,万一我不是那意思,你理解错了呢?

“先生见谅”郁桂舟先施了一礼,回道“先生的经义实是让我茅塞大开,于是学生便在听先生讲解时一边听一边记录下来,晚上回去再温习一次”

付举人颇有些诧异“你还认真听了?”

郁桂舟额首“是的,学生是边听边记,免得有遗落”真实情况是,若只听一个先生教导的经义,一日就那几章他自然当场就能融会贯通,但这听的先生多了,若是不记录下来,恐怕要混淆了。

所以,这偷师也不好偷的。

付举人见他模样气度皆是温和,不像说谎的样子,沉吟了下“不如这样,前日我讲的大学一书,你按照我说的解释一次经义如何?”

“学生遵命”郁桂舟浅笑点头,一字不落的把付举人解读的经义背诵了出来。

“既然你已然会通读背诵,那我也不追究你在堂内的礼”付举人向来欣赏聪慧的学子,尤其还是会自己搞事那种,都不用当先生的带着便能自立自强的,难得的对眼前的人起了两分兴趣“我观你是今年才进来的新秀才吧,听闻今年院试不太平,你能入得了府学,可见也是胸有学识的”

郁桂舟自然不敢在举人面前表示自己有学问,忙摆摆手“学生郁桂舟,今年或是运道,恰好得了院试头名罢了”

“还是头名?”付举人一听,看他的表情更是耐人寻味了。

一直等郁桂舟辞别了付举人,走在林荫小道上时,还是没弄明白,付举人最后那话是何意?

突然几个学子从他身边小跑而过,期间还交头接耳的说着什么,郁桂舟耳尖,听了几耳朵,随后脸色一凝,跟在几名学子身后。

“快去府学桃林,听闻有几名儒派的弟子把一位院试时大放厥词踩低儒派的学子给拦下了,听闻还要比一比呢?”

郁桂舟随即加快了脚步。

据他所知,能让儒派的弟子这般作为的除了姚未找不到第二个。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姚未:快来人就宝宝啊,好多人,好怕怕!

儒派弟子:你喊啊,你喊破喉咙也没人来救你。

乔乔有一句话是这样排的:若说院试是考学子对四书五经是否倒背如流,那乡试就是测试学子的知识够不够渊博,够不够得上一个满腹诗华。

看了上一句,你们猜殿试要考什么?

第68章 荆棘路(一)

“快去府学桃林, 听闻有几名儒派的弟子把一位院试时大放厥词踩低儒派的学子给拦下了, 听闻还要比一比呢?”

郁桂舟随即加快了脚步。

据他所知,能让儒派的弟子这般作为的除了姚未找不到第二个。

桃林里, 此时围满了府学的学子, 而在那最中间的,赫然就是郁桂舟心里所想的姚未。

而姚未对面,有五六个穿着府学衣裳的学子,他们宽大的袖子上,都绣着三竹,两方对峙,姚未虽然势单力薄, 但丝毫没有怯场。

郁桂舟到的时候, 正听那群走儒派的弟子一人一句的讨伐着姚未。

“这位姚学子,连个秀才身份都没有,却大言不惭的踩低我儒派, 那我等可想问问, 姚学子是有何底气如此能一语定乾坤” “听闻姚学子乃某位大官之子, 区区一个童生能被送进我渝州府学,可见足以属实, 姚学子踩低我儒派,可否是被授意所为,否则,你一个童生罢了”

“姚学子既然自认典派天下无双,言语赞叹追捧, 怕也是走的典派路子,那正好,不如同我等儒派弟子比一比如何?”

“最怕的就是他既不是典派弟子,却迎高捧低的,可见是个道德败坏之人,如此有辱我读书人声誉的学子,应罢黜了他童生功名才对”

“几位仁兄说得有理,姚学子可敢与我等一战,比划比划”

郁桂舟在围观的学子身后,听着他们一言一句,从各个层面把姚未堵得死死的,心下一叹。姚未这一关恐怕不好过了,这几人很明显是有备而来,如今又在大庭广众之下逼着姚未表态,接受他们的战术,若是姚未输了,那他说过的话自然不做数,还能借着这个名头把脏水泼回去,若是赢了……

这显然很难,他们连姚未是大官之子都清楚,还清楚姚未是被塞进府学的,姚未的学识自然一清二楚。

这是一场专门针对他,或者他背后的姚大人而专门构陷的一场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