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页(2 / 2)

白日梦醒 小合鸽鸟子 1023 字 10个月前

    陈羽千扶额,听到前排的学生边鼓掌边评价“好勇”,他还是没忍住笑。这种问题也只有年轻气盛的高中生会提,直白到让报告人尴尬,又不能否认他的求知欲。那位青年教授的表情也很精彩,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把问题抛给于舟。

    教授掐指一算,说自己当年本科毕业时,国内在可控核聚变方面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三十载,正是最热门的时候,所以他的很多同班同学都选择进等离子体研究所,像他这样转向量子光学领域的反而是少数。

    谁知二十年过去,可控核聚变进展缓慢,而他们至少发射了一颗卫星。隔行如隔山,青年教授也很好奇,想知道再过个五十年,可控核聚变能否实现,于舟还有心情开玩笑,问他想听真话还是假话,两人相视一笑,于舟做出说悄悄话的手势,说前景如果真的乐观,他四年前也不会从T大的少年班退学,来U大念金融和管理。

    学生群体再次爆发出笑声和掌声,再举手提问,更稀奇古怪的问题也来了。有位小兄弟直言自己没什么宏大梦想,就是想知道科研工作者的收入如何,青年教授挠了挠脑袋,委婉道:“肯定是可以在U区过上体面生活的。”

    小兄弟不依不饶:“请问是底薪加提成的模式吗?”

    这里可是U大附中的报告厅。于舟帮青年教授解围,给小兄弟支招:“这个问题回家问问你爸爸妈妈好不好?”

    小兄弟嘟嘟囔囔的声音从话筒里传来:“我爸妈要是乐意告诉我,我也不会在这种场合问你们呀……”

    报告厅又被笑声填满。提问环节持续了一小时,陈羽千先是跟着大家一块儿冷峻不禁,但乐着乐着,心中又泛起不具名的不适感,台上的于舟或许也有这种感触,每次妙语连珠后总会不经意地做出揉鼻梁的动作——这一切太娱乐化了,就连陈羽千也难以分辨,于舟说自己“态度悲观”时是真心事宜,还是为了现场效果而已。

    陈羽千等到报告结束,私下围着于舟询问的学生也散尽后才上台。那位青年教授想约于舟一起吃顿饭,于舟谢绝,也不把这位教授当外人,当着他的面,手绕过陈羽千的后腰再搂住。

    教授先是一脸诧异,然后一脸祝福。

    陈羽千问于舟想吃什么,他请客,于舟坐上车后说随便。陈羽千逗他,问他食堂可不可以,于舟想都没想,说当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