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太后来得重要?
苏颂的提议,让韩公廉大为紧张,虽然李逵提议将一日分成两个走时区,上半日,子时到巳时;下半日午时到亥时。
这样制作出来的钟盘,可以大大缓解因为齿轮精度问题,而无法加工成能放进落地钟箱的尴尬。同时也保证了一定的精准度。但一座自鸣钟的制作,在韩公廉看来,几乎和仪象台没有什么两样。校准的时间差太多,岂不是让太史局背负骂名?
李逵之前绝对没这么想过,但接触之后才发现,这是最省力,也是最精准的办法。
时钟表盘也分成十二等分。钟盘上的圆要分成十二等分。分钟要分成六十等分。
自鸣钟的钟盘就是如此分割的,基本上没有学过几何的工匠也能做到,就这么神奇。如果分成十等分,这时代的数学家也要头痛不已。
韩公廉迟疑道:“我担心时间仓促,走时失了精准。”
“一天误差多少?”李逵问。
“至少两分钟,甚至更多。”韩公廉道。他还刚掌握分钟的概念,但是相比之下,自鸣钟的精度比仪象台差远了。
苏颂拍板决定:“不管了,先拿出来再说。”
深谙为官之道的苏颂,当然清楚‘祥瑞’这种神奇的玩意,要是放在平日里,虽然会让人惊奇,但不足以轰动。
可是放在重大的节日,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太后诞日,也称为坤元节。和皇帝的诞日兴龙节一样,都是大宋朝堂上的法定节日。而且朝堂休假的日期也一样,都是三天。而坤元节那天,皇帝、太后、王公大臣,还有在京城的官员,都将被邀请入宫参加皇家宴会(八品,九品的例外)。除了打仗灾荒之年之外,庆典不会被取消。
这时候番邦也会派遣使臣进贡贡品,当然元祐时期,进贡也被太皇太后给婉拒了,仅仅是道贺。
但对于大宋来说,这一天的宫中宴会,将是朝堂几乎所有官员聚首的一天,如果能够轰动,对于太史局来说,将是一飞冲天的时刻?
对于付出了辛苦的官员来说,功劳还远吗?
李逵赞同苏颂的打算,对韩公廉抱拳道:“还请韩大人多帮忙。”
心累的韩公廉摆摆手道:“此事我会盯紧,这也是为我自己,为太史局诸多同僚。只是……但愿不让老相公和直秘失望。”
对于调试机械,苏颂或许还能帮得上忙,但李逵就差远了。尤其是他想了很久,都觉得眼前的机械走了一条让他很别扭的岔路。
但同时,这条岔路也让李逵颇为得意:“子夜11点,这要是让阿拉伯人传去了西方,岂不是没格林威治时间的活路,全世界都知道开封时间?”
当然,在钟盘上,子夜还是十二点。
可子时确实是从夜晚十一点到凌晨一点。
反正大宋的百姓过习惯了,管他西方野蛮人怎么难受。
再说了,子夜该从那个时区的为准,短时间内不会有争论,只有定论。等到八百年后,都习惯了冬天七点半才天亮,要是早上六点半天亮,谁能习惯得了?要改可不那么容易。
李逵在太史局坐衙,而在学士巷的直秘府大门外,程知节带着一行人,骑着高头大马来到了李逵的府邸前。看到了一群人围观在李家门口,为首的汉子一脸颓丧地眼巴巴地看向了府邸洞开的大门,傻傻出神发愣。 程知节自从训练军队之后,虽只有一个营的军队可让他训练,但是千头万绪,让他苦不堪言。他原本就是一个都的带兵能力,突然间兵力增加了十倍,军中战阵层出不穷,让他这个落魄将门子弟也是束手无策。
尤其是郓城一战,惨不忍睹。
好在那个妖道已经投降了,并被自己收服了。
也不算是被收服,而是公孙胜似乎有把柄在李逵手中,脱离不得。
如今,这位昔日的神仙中人,如同个狗腿子般冲到了李府的门前,大喊道:“京营殿前司副指挥使程大人到!”
程知节从街头闲汉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轻蔑的目光,心说:“副指挥,还是小了点,要是节度使就好了。”
他也不过是想一想,节度使那轮的上他?
院内,三叔公斜靠在躺椅上半寐半醒,却被这突然的一嗓子喊醒了过来,对李庆叫道:“去门口看看,似乎是熟人,老朽听着耳熟。”
李庆噔噔噔的跑到门口抬眼一瞅,随即气地牙痒痒,暴喝道:“妖道,哪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