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相,打辽国好啊!怎么打?我李逵豁出去了,只要你章相一声令下,就是刀山火海,风里来雨里去,全凭您老人家一句话的事!”
听到打辽国,李逵顿时表现出一副要和辽人死磕的样子,不像是作假,可章惇却听的心头一阵的冷颤。
他要是知道怎么打,还用问李逵?
不是说不知道,而是他不知道自己的战略是否能够奏效,这才是致命的问题。
人的名树的影,李逵已经用西夏和青塘几十万条人命宣誓了他就是大宋的第一统帅,别说章惇,就算是章楶来了,也得靠边站。可问题是,李逵这厮什么也不说,就光说都听都事堂的,都事堂怎么说,他就怎么打?
章惇也是统领过军队的人,他还评定过五溪叛乱。
可实际上,五溪就是两湖大山里的部落,实力比山贼强不了多少,只要找到了五溪主力的巢穴,大宋的禁军过去就能痛扁蛮族勇士,甚至连波澜都不会起。
可西夏和辽国就不一样了,西夏极限动员五十万大军,辽国极限动员百万大军。
这能和灭蛮族几千毫无章法的莽夫能相提并论?
“哼,你小子滑头。老夫要是知道如何面对辽国百万大军,我还能用你?”章惇心里想着,嘴上却根本就不松口,随即用眼色让儿子章授将都事堂指定的战略拿出来给了李逵,努嘴道:“喏,都在这里了,你先看看。”
章惇看似随意,但实际上,却非常紧张,仿佛学渣面对老师拷问学问的时候,那种手心冒汗,腿肚子打颤的心虚。
李逵还真看的挺认真,可是看到八门金锁阵,太乙阵,这种他连想都没有想到过的阵法,一双大眼珠子白的多,黑的少,都快翻上天了。
章惇紧张问:“人杰,你看如何?”
“章相准备动用多少军队?”李逵问。
章惇沉吟道:“打辽国,没有四十万大军不行。稳妥起见的话,准备五十万大军。这等于是国战了,就是不知道此战是否能奏效。”
“准备三十万副棺材吧,应该够了!”
李逵砸吧了一阵嘴,还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
章惇胡子都气地快飞起来了,可还是忍住胸口的怒气,问:“能胜吗?”
“死了一半多,还谈什么胜不胜的,根本就没有意义。能输的体面些就已经很不错了。”李逵不是针对章惇,而是都事堂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他们会打仗吗?连决战的排兵布阵都指定好了,要武将做什么,干脆你章惇直接去指挥不就成了?
几十万人,双方一百多万人马的厮杀,宋辽边境上百城池的争夺。偏师从哪儿出击,如何隐秘,如何袭扰,如何决战。
这些问题要是靠着推算都能得出来,岂不是人人都成帅才了?
章惇捂着胸口,好一阵没缓过来。倒是章授忍不住用衣袂掩着偷笑,被他看到了,立刻被抓了现行,指着儿子怒骂:“蠢才,给我滚出去!”
章惇就是这么直接,从来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这也是他被人评价为轻慢的原因之一。儿子章授败退,章惇斜靠着,缓了好一阵这才有了点神色。倒不是他对李逵宽容,喜欢到无边无际了。他主要是已经受过打击了,李逵并非是第一个看过他攻辽大略的人,第一个是章惇的族兄章楶。
章楶年纪比章惇大,是兄长,而且还是长房家的当家人,就连科举,都是状元,你说气不气人?他别看官不比章惇大,但根本就不用给章惇丝毫的面子。开口就告诉章惇:“用你的策略,大宋亡国不远了。”
但是章惇头铁,不甘心,问章楶:“那么让你全权指挥宋辽几十万人马,结果会如何?”
“最多死二十万,大宋不输。”章楶很谨慎,他很清楚辽国不是西夏,这是一个幅员比大宋都大几十倍,军队数量不少于大宋的帝国。就大宋的这点家底,要是和辽国死磕,还真的很难预料。
死二十万大军,还没有打赢的希望,章惇肯定不甘心。于是问:“大宋还有谁能担当此任?”
“李逵!”章楶想也没想,理所当然的说到一个人。他回忆道:“李逵进攻天马行空,从来没有章法,却屡屡建功;但防守四平八稳,非常谨慎。他要是去统帅大军,兴许只要死十万人。”
这是看不起人呐?
章惇可不这么想,要是李逵死十万人马就能和辽国战平,要是再多死十万人呢?岂不是能胜了?章惇所求不多,只要燕云十六州就行。 而且章楶还是个毒舌,他对人好起来,真的是没说的,比亲兄弟还亲。可是对亲戚,不仅一点面子都不给,反而句句诛心。临走的时候,还提了提章惇小时候的外号:“大目啊,宋辽之战,关系国运,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章惇,章大目,就是眼珠子大,却无光。
章惇不信邪,招来李逵再问。
当然直接问肯定是不行的,他还得试探李逵的态度。李逵真要是跟着保守派走,即便有能力,章惇也不会用。这也是为什么有了之前问李逵志向的话,可李逵呢?
一通胡说八道,根本就是答非所问。
章惇做大佬也不是头一次,投靠的人多了去了,形形色色的都见过,滑不溜秋的也不少。李逵两头都不想下注的想法,立刻被他看透了。
这才有了后来询问他攻打辽国的策略。
只不过,李逵这厮也长了一张毒舌,比章楶一点也不差。让章惇准备三十万副棺材,直接把章惇说的没了脾气。反倒是李逵开始审视自己的能力,听章惇告诉他,章楶说只要死十万人马,就能和辽国大战不输大宋的国威。也就是说,五五开。大宋死十万,辽国也不见得就能死八万。
章楶可以这么说,反正没影子的事,他怎么说都可以。
但李逵可不敢这么想。他的能力自己很清楚,骑兵指挥三万人,对手不强的话,能胜。这是在西夏就印证过的结果,不用解释。但当时西夏的情况是支持梁家的兵马,士气低落,且在边境输了一场大战。这样的情况下取的胜利,和打顺风仗有什么区别。根本就无法判断李逵的真正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