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70)(1 / 2)

沈大人,你精通数算不假,但你难道要走遍全国去丈量土地和产量?恐怕你脚还没出长安城,各地就开始抢收了。

质疑他的是礼部尚书,昨天那道圣旨在他看来就是打礼部的脸,今天沈嘉冒出来,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绝好的机会。

沈嘉往前走几步,朝皇帝做了个揖,声音稳稳地说:臣说的是估算,也许在座的大人们不知道一亩田能产多少粮,但地方官肯定知道这些,一个知县若是连自己下辖的土地有多少,粮产多少都毫不知情,那这个县令也太无能了,只要县令能知道自己一县的土地大致有多少粮食,知府大人能知道自己一府之地能有多少粮食,皇上想要知道全国的粮食产量很难吗?

赵璋皱着眉头看他,这话要是别人说的,他恐怕早就让人将他抬出去了,他冷声说:沈郎中,你把事情想的过于简单了,就拿长安来说,就算官府那里能查出长安的土地有多少亩,又如何能这其中有多少亩田地在耕种,多少是荒地呢?就算知道了这一点,粮种也确实是从官府购买的,但你又如何知道他们买回去的种子是否都种下去了呢?再则,这田地有肥有瘦,人人耕种水平也不同,亩产该如何确定?

皇上,臣说的是估算,官府登记田地必然是精确的,除以人口算一算人均土地,大致就能得出多少田地在耕种,至于粮种,确实存在您说的情况,但亩产多少粮食应该是有个标准的,上等水田多少,中等水田多少,沙地多少,这些有经验的老农都略知一二,户部有全国的田土册,户籍册,要估算一国的粮食产量很难吗?

大家看周擎的目光都带着同情,这些册子当然都有,也许还堆了好几个仓库,可真的有人能把这些数据统计出来吗?那得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周擎站出来说:皇上,沈郎中言之有理,只是户部人手不足,人人都有做不完的事情,正好老臣知道会计司近来没有大事,不如将此事交给会计司完成,离秋收还有一个半月,会计司若能在半个月内完成此事,那皇上到时候再决定是否减税不迟。

赵璋暗骂一句:老狐狸!看向沈嘉的目光里都充满了同情,其他大臣也是如此,周擎这一手玩的漂亮,立即就把皮球踢给沈嘉了,正好是他提出来的,也是他说不难的,既然如此,想必是能在半个月内算出个预算来的。

臣附议。礼部尚书第一个附和,还笑着鼓励沈嘉:沈郎中是年轻俊杰,相信一定能完成此事。

其他大臣也纷纷点头,他们也想看看大言不惭的沈大人是如何在半个月内给出个答案来的。

沈嘉不得不应下,但也提出:今年因为毫无准备,只能以库存现有的账册来核算,若有偏差,请皇上恕罪,臣以为,朝廷应该下令普查人口,丈量土地,人口与土地乃国之根本,若有错漏,于国不利。

这下子内阁大臣们纷纷转头怒视他,然后齐齐把目光投向徐首辅,后者咳嗽一声,站出来说:此事可以容后再议。

赵璋摆摆手,沈嘉这回怕是一次性得罪了不少人,除非他真能在半个月内做出个可靠的数据来,否则未来三年内想升官都没那么容易了。

就先到这,会计司尽全力去整理档案,若是时间不够,朕可以多宽限几日。

臣多谢皇上,如有需要再求您宽限不迟。

散朝后,沈嘉在大殿外等候传召,路过他的大臣纷纷对他露出笑脸,还恭维上了。

沈大人勇气可嘉!

沈大人后生可畏啊!

沈大人真乃我辈楷模!

当然,也有对他冷嘲热讽的。

沈大人,风太大,可别闪了腰。

沈大人,我给你支个招,请个病假应付过去得了。

沈大人,本官看好你,好好干!

沈大人,虽然我听不懂你刚才说什么,但本将支持你,文官若是都有你这般强势,我们武将可就更没好日子过了。

杜富成急匆匆赶来的时候,就见沈嘉被一群大臣围着,这个拍拍他的肩膀,那个捏捏他的胳膊,跟耍猴似的。

他以为沈嘉是被人欺负了,正要冲过去解围,就听沈嘉大声说:谢各位大人关心,下官会尽力而为,下官没有三头六臂,不过是提出了个正常人会提的提议而已,大人们难道没想到这一点?咦,难道说是下官的脑子长的比较不一样?或许是下官的胆长的比别人更大一些?

杜富成远远地喊道:沈大人,皇上召您去御书房!您得替沈老夫人谢恩哪。

沈嘉朝众人拱拱手,抱歉,下官先走行一步,各位大人慢走。

杜富成领着沈嘉往御书房去,途中笑着对他说:大人啊,您太过年轻气盛了,得罪那些大臣对您没好处。

哈哈哈,杜总管放心,这算不上是得罪,顶多就是政见不同而已,其实大人们只是嫌我多事罢了,又没损害他们的利益,这半个月,他们乐得看我的笑话。 进了御书房,他将这句话对赵璋又说了一遍,后者冷笑道:那些老东西看你不顺眼的时候还需要理由吗?你一个小小的五品官,他们哪都能给你使绊子。

沈嘉见屋里没别人,走过去跨坐在他腿上,安抚地亲了他一口:他们现在想看我出丑呢,哪里会使绊子,我就是要让他们看看,不作为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臣子,而且我是真的觉得有必要普查人口丈量土地,以往的数据到底有几分真实也不知道。

这可不是小事,没有一两年根本做不出完,还得保证地方的官员积极配合,否则照样随便送个数上来。

科举制度选出来的官员文采斐然,但处理政务未必需要这些文采,多少文官一开口就是之乎者也,引经据典,文教礼数比谁都周全,可他们却一点不懂庶务,这样的人如果放到地方会发生什么?

赵璋靠在龙椅上,捏着他官帽的一端把玩,青色的官服特别显白,沈嘉眉清目秀,肤色白皙,这样穿别有一番韵味,让人忍不住想撕开他的官服就地正法。

咳,你这话可小心别让那些老学究听到,否则就是一场动荡,你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连科举都想改革了,是不是哪天你看朕不顺眼了,也想动一动朕的皇权。

沈嘉从他腿上下来,恭恭敬敬地站到一旁,我有这个心也没这个胆啊,再说了,动了你的皇权对我有什么好处?我男朋友是皇帝才能罩着我啊。

算你识相,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别太心急,你替朕想个法子,让那群老狐狸同意曹瑞文任顺天府尹一事,那对你将来变革会有好处的。

顺天府尹被革职许久了,赵璋想让曹瑞文接手,但内阁不同意,这件事便一直搁置至今,顺天府如今是通判暂代府尹一职。

皇上为何非他不可?连升三级虽然不是没有先例,但曹瑞文没有特别出色的业绩,内阁反对也是可以理解的。

顺天府尹是个得罪人的位置,换谁坐都坐不稳,曹家有军权,镇远侯府在长安也是一等一的门第,那些想以势压人的就得好好掂量掂量自己了,你想做的许多事情都得靠地方官府配合才能完成,顺天府就是最好的试点。

沈嘉没想到他是这么想的,心里有些感动,他红着脸说:其实我也没那么大的野心,并不是总要改变什么,只是想将现有的制度更完善一些,就像今天的事情,我是真的觉得减税这样的大事不该如此草率做决定,皇上的一言一行都关乎天下社稷,做任何决定都应该深思熟虑才行。

赵璋叹了口气:是朕鲁莽了,但你可知道,今天这事传出去后,百姓们会如何议论你吗?

沈嘉愣了愣,他压根没想到这一点,如果百姓们知道是他阻止了皇上减税的意图,那他真的要成全民公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