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繁华晚宴与皇帝小迷弟(可阅(1 / 2)

寒京,大离皇宫西侧。

    一座匾名’锦绣未央‘的磅礴华丽的宫殿内。

    正有一场宫廷盛宴正在举办。

    大离幼帝宴请远道而来的林麓书院的封禅儒生们,离庭五品以上文武高官,与子爵以上勋贵皆到场,替赵戎和顾抑武等儒生接风洗尘。

    赵戎傍晚入宫时,没有带小芊儿与苏仙子一起,只带了李白。

    后者扮作了侍卫一起进宫,赵戎知道他喜欢喝酒,正好今夜肯定大离的美酒管够,用李白的话说就是’算你小子有点良心‘。

    顾抑武和正义堂学子们也没有带随行女眷。

    当时他们是想着这种男子们的应酬交际,携女眷们颇为不便。

    然而,等到场之后,赵戎和顾抑武面面相觑。

    未央宫盛宴上,除了还未婚配的小皇帝,和不苟言笑的摄政王李明义外,大多数文武高官都携带了诰命夫人或子女等家眷。

    而且赵戎刚开席不久,便感觉到了这大离的风气似乎挺开放的……

    不过倒也没事,随后的盛宴上,倒是也给他们安排了长袖善舞的美人作陪,倾杯喂酒。

    而未央宫盛宴上,那位垂帘听政的独孤氏未前来参加。

    想来也是,这种热闹交际的酒席,她身为未亡人,又是母仪大离的皇后,要极力避开。

    另外在任何场合都要避免与精壮男子独处,就像今日午时在寒京外迎接赵戎等人一样。

    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

    赵戎暗道。

    嗯,漂亮寡妇更甚,而有钱或有权的漂亮寡妇……赵戎愿称之为,绝杀。

    他读史的经验,古往今来任何朝代,男子们对于任何关于寡妇的八卦都能促发出极大的兴趣。

    所以独孤氏这样的未亡人,若是有哪怕一点儿疏忽大意,比如召见某个武将大臣谈话,不小心掩上了门什么的。

    那么流出些惹人联想的话柄出去,估计一夜就就能传遍寒京,惹大离民间热议。

    而这事若出在皇太后独孤氏身上,百分百还能进野史,供大离的后世之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

    到时候,被掩上的那扇门后面,估计能有无数小故事被脑补出来。

    传的绘声绘色,这就叫三人成虎。

    嗯,哪怕掩门的时间很短,但再短,也能办完事不是?

    赵戎忍不住点点头。

    好家伙,若这样看来,估计朝廷的大臣们也怕和独孤氏交谈见面了,心惊胆战的,一不小心就能与某个关于速度的词汇联系在一起,说不定成语都能整出来,反向名垂青史?

    此时,对于独孤氏没到场,赵戎与顾抑武对视一眼,便目光移开,各自前去落座。

    他们倒也不急。

    关于封禅之事,是这位太后娘娘极力推动的,时间紧迫,今夜请他们来,总是会见面谈一谈的。

    此刻面对他们一行儒生,小皇帝显得格外热情,一口一个先生,还让赵戎等人坐的极近。

    特别是赵戎。

    大殿内最高的首位,当然是小皇帝坐的,而首位的左下首,便是赵戎的位置了。

    在他的对面,也就是小皇帝的右下首,坐着的是李明义,这位大离摄政王,高大魁梧,国字脸上不怒自威。

    不多时,晚宴开始,身姿婀娜的舞女缓缓入场。

    赵戎与顾抑武等儒生在陪坐美人等伺候下,喝酒吃菜。

    并没有人起头去谈封禅之事,似是都忘记了似的,只专心于晚宴。

    都说离女神秀,纤腰名扬望阙,冠绝山下诸国,而纤腰的离女也大都善舞,这大离宫廷培养的舞女更是一绝。

    连‘一身正气’的顾抑武也睁大了铜铃似的眼睛,欣赏离女舞姿,这世俗王朝宫廷内的舞女歌姬,有时候确实是山上仙家也享受不到。

    赵戎也忍不住多瞧来几眼,说到女子舞姿……

    青君的腰也很细,跳舞应当也很好看,只是她好像没怎么学过,估计还没有她的厨艺好呢。至于小小,额,跳舞?蹦跶算吗?她挺会蹦哒的,睡觉也踢被子踢他……

    年轻儒生暗暗想着记挂心中的女子们,比较了一番,有点惋惜。

    不过虽说如此,他也没怎么在意,还是觉得自家的女子们好,并且,练舞好像挺磨脚的,所以青君小小还要芊儿她们的秀足……赵戎挺舍不得的。

    就这样,未央宫内。

    弦歌华服,美人美酒,诗词歌赋。

    一时间,繁华一片,好不热闹。

    不过赵戎没喝多少酒,尽量保持着清醒,观察着大殿内众人。

    此时宴席上虽然闹腾,但是有些情景,他觉得挺有意思的。

    比如,小皇帝坐首位,穿着紫色的五爪龙袍,时常出声带动宴席上气氛,和个小大人似的,儒生出生的文臣们也十分配合,但是勋贵武将们却大多心不在焉的应付。

    而下首的李明义,一身简单的蟒袍,也不怎么说话,自顾自的独酿。

    但是大殿内,很多的目光还都是不由自主的落在李明义身上,特别是那些勋贵武将们。

    小皇帝有时候说话时,也会忍不住侧目去看李明义,打量他的面色反应。

    只是后者大多时候不苟言笑,除了时不时会瞧一眼赵戎……

    “赵先生。”这时,小皇帝举杯,关心道:“这一路,你们着实辛苦了。这杯酒,朕代表大离百姓,敬你一杯。”

    他年纪小,说话还带着童腔,幼嫩青涩,小脸上却是郑重其事。

    赵戎点头,接过陪坐美人递到酒杯,两手合捏,回敬,“不敢当。都是分内之事罢了。”

    小皇帝似是想到了某事,忍不住道:“赵先生,你的那两篇诗词大作,传遍了寒京,我……朕读了很多遍,越读越是惊叹。”

    说着说着,这少年皇帝忍不住放下酒杯,微微昂首,注视上方,吟诵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却在灯火阑珊处……灯火阑珊处……”

    小皇帝带着某种适合诗歌唱合的歌腔,一字一句,面露仰慕之色。

    此时他开心的转头,目不转睛的盯着正挑眉的赵戎,“赵先生,这意境与韵调也太美了,朕之前读过的很多诗词都能及也,这……这就是传说中的南山品诗词吗?”

    赵戎没有马上答话,而是关注点在别的地方。

    他瞧了瞧眼前兴奋的少年,又看了眼大厅内众大臣的表情,似乎大伙都知道他做的这些诗词了。

    传遍寒京?

    赵戎略微恍然,这是那位独孤氏所为,还是李明义干的,帮他扬名?

    难怪今日进城,他如此受欢迎,原来不全是这张俊脸的原因。

    年轻儒生揉了揉脸,咳嗽一声,他摇头:“陛下过奖了,是站在高山仰止的前辈们肩膀上,碰巧有点灵感罢了。”

    小皇帝摇头,“赵先生太谦虚了,老师们都对先生的这首词惊叹不已。朕听下面人说,您当时是为紫薇阁那位美名远扬的苏仙子做的词,那位仙子真是好福气,竟得赵先生垂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