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以吕林目前的实力,丢几个郡还不至于造成太大的冲击,待得重整军力,随时都可以反攻的。
但,现在的情况跟最初写信的时候可大为不同了。
安丰战局的全面劣势已经有所扭转,甚至出现了反败为胜的曙光。
文人相轻的内核,其实还是因为书籍未能普及,畅游书海的文人们也伴生了傲骨,都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而鲁子敬这样的老实人,并没有在四书五经、战策兵书里迷失自我、拔高自己的身份,这也是林墨对他推心置腹的原因。
可这不代表他是个唯命是从的人,毫无原则,他可以不争,也可以不像老阴货、郭奉孝那般耀眼,甚至不会为了家族荣耀而致三军于险境的放手一搏,但他总还是愿意证明给自己的伯乐看,自己不会让人失望。
更何况,最初他担心来人是诸葛亮,大局上处于劣势的己方,如果不能从谋略上逆转,到最后确实会无法收场,可两番大战下来足以证明,关羽的身旁根本没有像样的谋士。
如今关羽败局已现,收拾了他,再去退江东之兵,这条路理论上确实是走得通的。
“在下,赞同将军的选择。”
议政厅内最有分量的三个人想法都一致,文丑却没有直接发豪言,而是看向久不开口、面露沉思的郝昭道:“伯道有什么想法吗?”
作为刚刚入营只参加了平定乌桓之战的郝昭资历上来说是没有开口提建议的资格,迎上文丑的发问,心里有些诧异,赶忙摇头道:“末将无异议,只是……”
“但说无妨。”
“孙策不是有三万大军嘛,三日就破了皖县,照理说早就该拿下庐江全境进攻九江堵死我们的退路了,为何他会迁延这么久?”
这思维有些跳跃啊。
但,这个问题文丑也很想弄明白,不由的看向鲁肃。
大概,只有颜良比较随意一些,反正,打哪不是打。
“如我猜测不错的话,孙策与刘备的协议里应该是由刘备军牵制安丰城,让孙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庐江和九江,以此堵死我军退路后,到时我们便成了困兽。”
这一节,大家似乎都能想到,鲁肃便继续道:“这样的安排有利有弊,利者取庐江、九江可势如破竹,到最后兵临安丰城下,我军必成孤军,孤军者,兵无斗志,弹指可下。”
说到这,郝昭的心咯噔了一下,他想起了满宠斩白马凝军心的晋阳城,可不就是这样的孤军吗。
“然,弊端亦很明显,一旦没了退路,将士们也是有可能凭借着求生意志,以一当百,但这个时候孙策又无法围三缺一,最终的结果就算是胜,怕也是惨胜。
这是孙策不愿意见到的,因为即便他拿下了淮南三郡,也得守得住,若是打成强弩之末,温侯和允文调动彭城军来攻,他又如何抵挡。”
这么一说,众人的脸上就浮现了一抹了然的表情,不由纷纷点头。
原来是这样。
事实上,也正因为这样,让鲁肃看到了一丝反败为胜的机会,若说是两方联盟真的精诚合作,这样的局面,其实已经是必败无疑的了。
至少,鲁肃是这么认为的。
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方继续道:“现在,他定是收到了关羽两败的军报,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他的预料,他没想到我军会和关羽打成这个样子,索性便将战期拖上一拖,好利用关羽和我们消磨一番,最后他可坐收渔翁之利。”
到这,就连颜良都听明白孙策打的是什么算盘了,不由的笑出声来。
摊上这号盟友,刘备也是倒了八辈子大霉了。
而文丑和郝昭皆是面露沉思之色,对孙策有了明显的改观,这种大局观,可不简单。
“那,先生,末将瞅着时间也差不多了,该动手了吧?”颜良撇开话题绕回主线。 “耕牛准备好了吗?”鲁肃看向郝昭。
“监军放心,早就备好了,两千头耕牛就在北营,随时可动。”郝昭拱手。
闻言,鲁肃看向文丑,后者颔首示意后,他便铿锵道:“听令!”
“明日白天让将士们休整,入夜后,火牛阵开路,颜良将军领八千兵马强攻关羽大营!”
“得令!”
颜良拱手后,鲁肃继续道:“请文丑将军领五千军守住寨口,若遇临变,是战是退,俱由将军裁决。”
“得令。”文丑眉头微蹙,有些不太能理解,但终究没有说什么。
来到吕营的日子不算短了,跟过林墨打仗,也见识过贾诩的手段,这两人各有所长,但用起兵来都是一个比一个奇。
可鲁肃给他的印象,却是主打一个稳字。
就眼下关羽军的士气来看,稍微激进一点的人都会选择玩命进攻就行了,可他竟然还部署自己负责接应,这是不是小心过头了。
火牛阵开路啊,这种玩法很伤根基的,明年开春后还得问徐州要耕牛做补给,否则就算有曲辕犁都会造成无法耕种的局面。
为了节省兵力,在最短时间内给敌人致命一击,这也能理解了。
可在这种情况了,还需要接应,属实有些谨慎过头了。
得亏是颜良进攻他接应,互换任务的话,颜良估计能急的跺脚跟鲁肃吵起来。
“郝将军领一万兵,埋伏于孟固山,天亮后不见来敌,便可撤回安丰城。”
“得令!”
关羽的大寨在北,孟固山在东,可谓是南辕北辙了,但郝昭接令却是很痛快。
“诶,监军,关羽战败后就是逃跑也是往西去,你让伯道去孟固山干嘛?”
郝昭是个得力干将,颜良还想着带着他一起冲杀大寨呢。
不等鲁肃解释,郝昭自己就说道:“末将猜想,监军是担心江东兵马趁两军血战之际忽然下手,攻我不备。孟固山不算是进入安丰的必经之路,却是最快的一条路。”
“斥候也没回报啊。”颜良双手一摆。